言语层面语义模糊性研究的理论思考
本文选题:语言 + 言语 ; 参考:《外语学刊》2014年04期
【摘要】:语义模糊性存在于各种语言现象之中,对于语言模糊性的研究不应仅限于语言层面,言语层面的研究更加可行。本文认为,语义模糊性是一个复杂范畴,可以多维度研究;就词义而言,范畴的确定与发展、演变的过程其实就是语义模糊性的消解和产生的过程,因此语义模糊性应该在言语动态过程中考察;语言层面与言语层面相结合,实施整合性探讨。
[Abstract]:The semantic ambiguity exists in various language phenomena , and the research on language ambiguity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language level ,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speech level is more feasible . In this paper , the semantic ambiguity is a complex category and can be studied in multiple dimensions .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ategory ,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is actually the digestion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semantic ambiguity , so the semantic ambiguity should be examined i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speech ;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日本民族文化视域中的日语语义模糊性研究”(13YJA7400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许青;关于语义范畴模糊性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陈维振;从现象学的角度反思范畴和语义模糊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10期
4 李昌年;试论形容词的语义模糊性[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5 聂仁忠,王玉新;模糊语义浅探[J];济宁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6 吴振国;语义的性质、来源与语义模糊性的根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刘佐艳;关于语义模糊性的界定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陈保亚;;论语言符号的模糊与指称[J];思想战线;1989年04期
9 刘凤霞;;从范畴的语义模糊性看中西委婉语[J];考试周刊;2011年26期
10 邵志洪;New Up-Scale Names及其语义模糊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华东;;组合与创造:语言模糊性阐释[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常勋娟;论词语表达概念时出现的语义模糊性[D];湘潭大学;2011年
2 孙永田;语义模糊性与语用得体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汪玲玲;包含数目词的汉语四字格成语语义模糊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池舒文;语词意义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峗;后时方位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艳;论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型比较句[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程道光;行政公文语义的模糊语义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爱珍;语义模糊的认知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坛孝;模因机制下“山寨X”构式的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4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2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