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入收声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应已趋向消失——敦煌写本愿文与诗集残卷之别字异文所见

发布时间:2018-05-23 12:32

  本文选题:敦煌写本 + 别字异文 ; 参考:《语言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在唐五代汉语西北方言的韵母系统中,已经出现较多的不宜用"-p、-t、-k在高元音i、u后面不太显著"作解释的舒入代用例证;入声字互代也并不限于-k尾和-t尾元音作i或u的字,-p、-t、-k韵尾已经开始相混;在18种汉藏对音材料中,还总共出现了30字、51例以舒注入的对音。
[Abstract]:In the vowel system of the Northwest Chinese dialects of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there have been many examples that are inappropriate to use "-p, -t, -k in high vowel I, u not too obvious" for explanation; the interrotion of sound words is not limited to -k tail and -t tailed vowels for I or u, -p, -t, and -k rhyme has been mixed, and a total of 3 in the 18 kinds of Chinese Tibetan and sound materials. 0 words, 51 cases of sound injected with Shu.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都兴宙;敦煌变文韵部研究[J];敦煌学辑刊;198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江学旺;敦煌邈真赞用韵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同军;敦煌变文的语音系统[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林茂灿 ,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年03期

2 黄布凡;;敦煌《藏汉对照词语》残卷考辨订误[J];民族语文;1984年05期

3 刘俐李;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J];语文研究;2002年03期

4 曹志耘;敦煌方言的声调[J];语文研究;1998年01期

5 曹剑芬;;汉语声调与语调的关系[J];中国语文;2002年03期

6 曹剑芬;普通话轻声音节特性分析[J];应用声学;198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姚美玲;;敦煌写本张仲景《五脏论》考辨[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陈年高;;敦博本《坛经》的被动句[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3 赵家栋;;敦煌诗歌语词释证[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董志翘;赵家栋;;敦煌文献中并不存在量词“笙”[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楠;敦煌写本《尚书》异文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刘吉宁;敦煌本《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文字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3 杨同军;敦煌变文的语音系统[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美菊;敦煌邈真赞词汇选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4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24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e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