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语教学视角下的两岸标音工具探析
本文选题:华语教学 + 注音符号 ; 参考:《河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华语热潮的急速升温,两岸经济贸易的频繁交流,两岸在海外华语教学方面的不同之处愈加明显,这也是长期隔阂形成的必然结果。华语标音工具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首先面对的学习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以海外华语教学现状,注音符号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台湾和海外侨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注音符号有其存在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以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特定的受众群体有着独特的教学优势,注音符号在台湾地区和海外华语地区实施和推广的成功经验也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注音符号是根据中国音韵学传统所制定的以声母和韵母为基本单位的系统,汉语拼音是根据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制定的以音素为基本单位的语音系统;从教学成效来看,注音符号对华裔儿童学习汉字有一定优势,汉语拼音对大学生、成年人及短期学习者有帮助,两者在其发展阶段皆完成了各自的历史任务。作为海外华语教师,应该秉持着包容的心态,并具备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对两种方案都有所涉及和研究。本文沿着两岸海外华语教育的发展历程,追溯注音符号和通用拼音的由来、发展及实施现状,与汉语拼音在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教学的实际运用中进行横向对比,另辟蹊径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谈谈注音符号的优越性和其文化内涵,将两岸华语语音教学进行直观比较,探讨在适应教学数位化趋势方面华语语音教学如何应对,以及对今后两岸华语教学的建议与展望,以此启发我们思考今后海外华语教学与语言习得的相关问题。
[Abstract]:With the rapid ris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boom and the frequent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overseas Chinese teaching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which is also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long-term estrangement. As the first learning content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Chinese phonetic too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lthough the use of phonetic symbols in overseas Chinese teaching is limited to Taiwan and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as part of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phonetic symbols have their cultural values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phonetic symbols have their own cultural values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s. It has a unique teaching advantage for specific audience groups, an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phonetic symbols in Taiwan and overseas Chinese speaking areas is also worthy of recognition and study. From the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phonetic symbols are a system based on the Chinese phonological tradition, which takes consonant and vowel as the basic unit, and Chinese phonetic system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western linguistic the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aching effect, phonetic symbols have certain advantages for Chinese children to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Pinyin is helpful for college students, adults and short-term learners. Both of them have completed their respective historical tasks in their development stage. As an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we should have an inclusive attitude and a multicultural teaching philosophy, both of which are involved and studi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this paper trace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phonetic symbols and common Pinyin, and makes a horizontal comparison with Hanyu Pinyin in linguistic theory and practical use of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phonetic symbols and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s, makes a direct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Chinese phonetic teaching, and probes into how to cope with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ronunciation in terms of adapting to the digitalization trend of teaching. The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in the future will enlighten us to think about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香;;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2 杜展展;刘燕;;浅析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设计[J];山东教育;2008年Z2期
3 金海燕;;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案例探究[J];考试(高考英语版);2009年06期
4 李鸣;;搭建语英教学之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7期
5 宋国强;;高中任务型写作教学的研究和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12期
6 崔剑飞;;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2年06期
7 吴冬霞;;例说交际思想下的语法教学[J];安徽教育;2012年07期
8 高文恬;;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例探究[J];新课程(中旬);2013年05期
9 唐先祝;;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12期
10 陈爱萍;;对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讨[J];语文学刊;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乃斌;;浅谈对联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胡其富;赵彦;;建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3 姜恩来;陈万华;;课堂生成激活教学生命力——语文课堂生成教学实例谈[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4 覃祖军;;从数学教学实例谈建构主义[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王春;;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王杰锋;;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整体竞争意识[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7 石若明;朱凌;沈涛;;建筑规划类院校的3S技术教学设计[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8 石若明;朱凌;沈涛;;建筑规划类院校的3S技术教学设计——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为例[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巴燕芳;;循循善诱 其乐融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中学 邓净梅;在化学教学和研究中成长[N];贵州民族报;2014年
2 许东梅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十四校;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提高教学有效性[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南通市启秀中学 钮善雪;思想政治课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探索[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孝南区闵集中学 田柏青;美术教学中的评价效应[N];孝感日报;2011年
5 张菁;“形变质通”:让看似枯燥的数学变灵动[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刘文_g 本报记者 何威;创新模式按需施训[N];吉林日报;2011年
7 河北省徐水职教中心 邢东东;如何开展合作学习[N];中国体育报;2011年
8 闫永胜;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丹阳市特殊教育中心 夏东虎;巧设数学悬念 折射数学魅力[N];江苏教育报;2011年
10 河南省孟津县小浪底镇初级中学 卢书昌;试论思品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提高[N];学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思;人教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板块教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曹文虎;“真语文”思想流变及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3 曲元鹏;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潘磊;对泰汉语课堂初级词汇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彭望朗;浅论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焦志倩;基于词源学知识的高中词汇英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沈洁;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洋;基于数字故事的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杨烨萱;海外华语教学视角下的两岸标音工具探析[D];河南大学;2015年
10 李恩赐;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二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34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3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