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蒯因的翻译的不确定性

发布时间:2018-05-27 00:29

  本文选题:意义 + 行为主义 ; 参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摘要】:在拒斥了意义的指称论和观念论后,蒯因认为只能以行为主义的方式来发现意义,即只能从可观察的、公开的言语行为中发现意义。由于缺少作为衡量标准的东西,言语行为也不能完全确定意义,由此产生了所谓的翻译的不确定性。翻译的不确定性是根本的,并非只存在于翻译中,而且不是翻译技巧等技术层面的完善所能弥补的。
[Abstract]:After rejecting the referential and conceptual theories of meaning Quine believes that meaning can only be found in behaviorist ways that is to say it can only be found in observable and public speech acts. Due to the lack of a measure of speech acts, the meaning of speech acts can not be fully defined, which leads to the so-called uncertainty of translation. The uncertainty of translation is fundamental, not only exists in translation, but also can not be compensat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nd other technical aspects.
【作者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学院;
【分类号】:H0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小兵;;语言哲学中的指称论(名实论)与翻译的意义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王晓;;走出困境:法律论证的认识论再思考[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3 潘文国;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李二占;;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杨凯;赵艺;;试析普特南对乔姆斯基“天赋假说”的批判[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陈志杰,常焕辉;论沉默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功能——以《紫色》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7 王跃平;语词的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夏国军;语言逻辑与形式化[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丰国欣;Paradigm:语言通约之基石[J];理论月刊;2004年07期

10 高利民;语言的朝霞——《庄子》卮言刍议[J];兰州学刊;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楼巍;许为民;;技性科学观:科学的当代性和复杂性[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2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2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杨丽娟;原型理论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的文化批评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7 李凤章;登记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尚英;分析语用模糊在财经语篇中的应用——以艾伦·格林斯潘的财经评论为例[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2 毛德兵;民法解释学的哲学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李菁;古典存在论的现代转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魏明;论冯契的本体论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戴颖;翻译过程中意义的哲学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珞翰;中小学文学教育问题初探——兼论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海波;语言游戏论与自然语言量化结构[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闫金萍;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D];延边大学;2004年

9 郑宏伟;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理论透视[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朱军;现代汉语复杂宾语的语义特点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丹阳;翻译的不确定性:原因·表现·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冰;宋云霞;;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I.Kecskes;L.Horn;王小潞;吴庐春;;《语用学探索:语言、认知与跨文化视角》介绍[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3 高芸;黄晨;;谈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观[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年05期

4 赵小兵;朱书芳;;中外翻译学的意义问题研究概述[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田原;曾德波;;语料库语言学的西方语言哲学探源[J];作家;2011年14期

6 汪建峰;;“同意”与“倾听”:布斯修辞思想的由来与发展[J];当代修辞学;2011年04期

7 仝志敏;;语言的身体维度及其认知效应[J];中州学刊;2011年05期

8 苏全彩;;论指称论与表征论的发展(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8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胡瑞娜;;当代反实在论的语义分析走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王善平;;语言迁移之探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孙艳;;浅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张灏;;意义与指称不可兼得——对一种意义理论的批评[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5 欧阳燕;;翻译研究的语言哲学途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李颖;;词汇触发理论与联想主义心理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向朝红;余渭深;;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习得理论的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郭贵春;语义分析方法论的核心及其战略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桑宜川 加拿大枫叶出版社;人体学转向:语言哲学研究新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颖;回应交际的动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王航赞;迈克尔·达米特的语义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对奎因行为主义意义理论的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邵明菲;意义理论研究:戴维森纲领解读[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周立奇;语词 言语行为 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静;奥斯汀、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5 郑丽娇;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融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杨征征;约翰·塞尔意向性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赵雅丽;意义理论的意向性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李章吕;普特南新语义学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周幸;符号学意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惠军;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迁移[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39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39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0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