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首届“语法接口国际研讨会”介绍

发布时间:2018-05-27 19:12

  本文选题:国际研讨会 + 当代语言学研究 ; 参考:《当代语言学》2012年01期


【摘要】:正2011年10月19—21日,首届"语法接口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Joint Symposium on the Interfaces of Grammar,iSIG)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研究室、语音实验室主办,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以及韩礼德语言研究智能应用中心协办,工作语言为英语。
[Abstract]:On October 19-21, 2011,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ammar Interface was held i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seminar is sponso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Institute of languag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honology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Linguistic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Halliday language Research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Center. The working language is English.
【分类号】:H04-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报告会隆重举行[J];方言;2010年03期

2 张祖建;生成语法在法国[J];当代语言学;1996年01期

3 ;中国语文编辑委员会[J];中国语文;2000年02期

4 徐烈炯;生成语法三十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5 刘坚;致《国外语言学研讨会》的贺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6 本刊记者;;中国第十届当代语言学研讨会将在中国苏州召开[J];语言科学;2003年05期

7 本刊记者;;“西洋汉语研究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J];语言科学;2004年02期

8 宁春岩;生成语法的理论特征[J];外语学刊;1987年03期

9 文玉;第四届现代应用文国际研讨会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J];秘书;2000年03期

10 ;日本国语言学家桥本万太郎教授逝世[J];方言;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思颖;;格位理论与短语的选择[A];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洪宝;;参加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一点体会[A];识字教育科学化教学汇粹——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文献之三[C];2006年

3 徐玉敏;;谈谈对外汉语学习词典词义选配问题[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建东;董粤章;;认知图式理论:非可正常分析习语的启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陈庆祜;;说“词典”[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潘德孚;;语言学中基本常识性错误二则[A];识字教育科学化论文集粹——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文献之一[C];2006年

7 廖雅章;;TG格理论应用于汉语句子的主宾语和主题的分析[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邓红风;;论汉语中的空动词be[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爱军;;面向言语工程应用的语音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语音研究室近期研究工作和成果简介[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章宏伟;;从满文创制到满文出版的滥觞——清代满文出版研究之一[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骅;继往开来,推动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马璇;国内外专家聚深“咬文嚼字”[N];深圳特区报;2006年

3 浙大汉语史研究中心;新世纪汉语史发展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张悦;民族语言渐消亡 徒留声声叹[N];中国民族报;2006年

5 记者  潘国霖;关注社会生活 加强应用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记者 江卉邋实习生 王卉 通讯员 杨武;武汉“弯管子”变少了[N];湖北日报;2007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 庞朴;梳理线索,解开“无”“玄”之谜[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记者 胡孙华邋通讯员 邹永宁;武汉初步普及普通话[N];长江日报;2007年

9 翟华;“中文热”将重蹈“日语热”的覆辙[N];财经时报;2007年

10 何民捷;中国有130种语言[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木再帕尔(Muzappar Abdurusul);论维吾尔语的名词化短语[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姚小烈;生成语法视角下的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范连义;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雪;对话体语篇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户进菊;论生成语法的句法象似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高莲花;生成句法框架内的蒙古语动词及其句法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王娟;疑问语气范畴与汉语疑问句的生成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凌虹;中英学术书评体裁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贾增红;最简方案框架下的英语动词短词省略研究及对汉语动词短语省略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蒋冰清;生成语法中词汇语义与句法的界面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李雪峰;生成语法框架下并列结构的句法结构及语法特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周晓琴;典型汉语被动句“被”字结构的推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谭铁红;现代汉语被动结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王琳;汉语控制结构的生成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姬爱祥;乔氏理论中的被动态结构:动态发展及认知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郑媛媛;英汉语空语类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刘子波;中动句的句法语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43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43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7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