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式
本文选题:翻译理论 + 翻译实践 ; 参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年01期
【摘要】:翻译工作实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实践性强的社会活动,后者在狭义上可视为一种语言信息向另一种语言信息转化的行为。正是由于长期以来翻译工作的社会实践性突出,导致人们忽略了它的科学理论性。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相比存在着长期的争议,如何理顺二者关系并进行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ranslation realiz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It is not only a science, but also a kind of social activity with strong practicality. In a narrow sense, transl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the behavior of transforming one language information into another. It is because the social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outstanding for a long time that people ignore its scientific theory.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has long been controversial compared with practi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combine them.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2 穆雷;;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3期
3 谭素琴;从思维方式看中西翻译理论传统的差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刘传珠;翻译理论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5 李军;滕玉梅;;翻译理论与翻译评价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S1期
6 于艳华;;翻译理论的定义、属性、分类和功能——对“翻译无理论”、“翻译理论无用”的反思[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张茵;;浅谈法国翻译理论[J];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8 张艳;郭慧敏;;从范式理论评介中西翻译理论的发展[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年01期
9 李田心;;奈达翻译理论的多维度思考——不存在“奈达信息翻译理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蔡斌;;正确认识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田媛;;从功能目的翻译理论看译员的知识储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朱丽萍;;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6 冉爱华;;浅析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7 杨晓荣;;翻译协调论的哲学基础——兼谈中国当代哲学研究对翻译理论的启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蒋丽娥;彭博;;《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翻译错误归因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9 张红;;从俄罗斯语言学翻译理论角度看俄罗斯法律翻译[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10 张旭;;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李玉民;永远的巴别塔[N];北京日报;2003年
2 郑辉;“信、达、雅”与翻译理论[N];福建日报;2003年
3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4 张人龙 记者 杨立明;“军事翻译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召开[N];解放军报;2010年
5 许钧,,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导;助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6 廖七一 四川外语学院翻译研究所;由“器”入“道”:翻译研究的学科疆界与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远鹏;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科学评价探索[D];山东大学;2009年
3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朋毛当知;《红楼梦》两种藏译本的比较研究[D];西藏大学;2016年
2 蔡紫佳;赫尔德与施莱尔马赫翻译理论之比较[D];天津大学;2015年
3 交巴太;论《正字贤者之源》中的翻译[D];西藏大学;2017年
4 唐琳琳;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靳琦;翻译理论的生命:压抑或超越?[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琳琳;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关联翻译理论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兆国;梁启超的翻译理论与方法[D];山东大学;2008年
8 魏东峰;中西翻译理论对比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静安;翻译理论的发展及对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10 顾玉萍;严复、奈达、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致性[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48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4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