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标题的批评话语分析——以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各国共同社论为例
本文选题:批评话语分析 + 系统功能 ; 参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全新的语篇研究方法,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的分析工具。通过比较18个国家和地区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共同社论标题,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系统为理论框架,从及物性系统、语气-情态系统和主位系统三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以此来说明批评话语分析可帮助读者挖掘隐藏在新闻背后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并最终得以提高语言批评意识。
[Abstract]: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is a new method of discourse research, which aims to reveal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among language, rights and ideology. By comparing the co-editorial titles of the Copenhagen Climate Summit in 18 countries and regions, tak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the transitivity system, the mood-modality system and the thematic system. It is shown tha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an help readers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wer relationship hidden behind the news and eventually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language criticism.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1世纪广告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csq11022)
【分类号】:H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戴炜华,陈宇昀;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J];外语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彦;英语广播电视和报刊新闻语体特征比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龚炜;;都市娱乐类传媒言说风格刍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龚炜;;论新闻报道中的琐屑叙事倾向[J];电影评介;2006年11期
4 刘晓畅;;新闻的话语与话语的新闻——解读《作为话语的新闻》[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祝克懿;新闻语体的交融功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张军华;王晓勇;;电视新闻叙事的视角转换与主题建构——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新闻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龚炜;;论新闻报道中的琐屑叙事倾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张世建;刘红霞;;《中国体育报》奥运报道中民族认同的再现和建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段业辉,李杰;新闻传播中语言信息的若干问题——兼论不同媒介新闻语言的比较[J];江海学刊;2004年02期
10 刘娟;;批评性话语分析与美国英语新闻语篇中的霸权主义——以两篇新闻报道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静静;;大众传媒中的文化冲突建构——“100%安全套项目”报道的个案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胡范铸;;中国新闻言语行为构成性规则的演绎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骆正林;;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与突发性事件的处理[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祥军;新闻精品:一种理论建构和组织文化的框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杨效宏;媒介话语,现代传播中的个体呈现[D];四川大学;2006年
3 海阔;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D];浙江大学;2006年
4 赵路平;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陈乐;新闻客观性原理的法律解读[D];复旦大学;2007年
7 翁玉莲;报刊新闻评论话语的功能语法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9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严轶伦;基于知识解析体系的语篇综合分析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璐;英语体育新闻语言初探[D];河南大学;2003年
2 张音;论当前报纸新闻标题的口语化现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林松华;新闻流行语汇的生态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飞燕;论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D];广西大学;2004年
5 廖俊玉;论西方报刊解释性新闻的报道艺术[D];广西大学;2004年
6 胡运炽;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媒介批评[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王舒怀;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新闻话语变迁究[D];北京大学;2005年
8 孙晓男;减少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噪音[D];外交学院;2005年
9 郭娟;英语体育新闻报道的功能文体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杨仲航;新时期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文化功能[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社会变化研究》评介[J];现代外语;2006年04期
2 胡东平;易来宾;;话语分析:反思与建构[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3 叶起昌;批评话语分析与批评实在论[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1期
4 施光;;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07年04期
5 于晓伟;;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阐述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1期
6 邹素;;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研究模式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7 姜晖;王泽霞;;话语分析与批评话语分析再认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胡倩;;会话分析与批评话语分析之比较[J];文学教育(中);2011年02期
9 刘立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回顾与前景展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刘成科;;批评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从解构走向建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晋军;会话中问句的批评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4年
2 李桔元;广告语篇中的意识形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辛燕;从系统功能角度诠释语法化[D];苏州大学;2009年
4 侯涛;语言顺应与戏剧文体[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黄莹;对表征中国社会的话语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6 陈丽江;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秀芳;新闻发布会语言的批评话语分析[D];汕头大学;2010年
2 孟斌;考研培训班招生手册的批评话语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培;谷歌退出中国之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陈永斌;中日撞船事件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肖湘明;从批评语言学角度析中美媒体对撞机事件的报道[D];外交学院;2005年
6 陈新;评价理论对政治新闻的批评话语分析[D];山西大学;2006年
7 张东瑞;对政治官方道歉文件的批评话语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坊剑;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奥巴马和卡梅伦就职演说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丹;中美政府国防白皮书中国家身份的构建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之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陈杨;中英政治演讲中人际意义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8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48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