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本文选题:语码转换 + 顺应论 ; 参考:《烟台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和学习平台。2009年新浪微博的推出,使得微博这种简便快捷的交流方式成为了一种新风潮。同时,,灵活多变的网络语言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就微博中的语码转换而言,其研究尚有诸多的不足,这就是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方面。 本文以中文微博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中,笔者采用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的语料是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以及网易微博中,随机抽取了其中35人的14151篇微博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运用Myers-Scotton的“主体框架理论”以及于国栋的“顺应论”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注重在结构和语法上对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转换的频率、句内语码转换嵌入单词的词性以及语法特征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微博中汉英的语码转换以句内语码转换为主,而句内的语码转换中又以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嵌入词语为主要类型。嵌入语的语法与形态特征基本都与主体语即汉语的语法规则保持一致。同时作者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对中文博客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语用功能功能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分析发现:在微博中的语码转换主要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交际者心理动机的顺应,以此来达到追其时尚、构建幽默、形成强调等交际目的。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应该正确合理地看待网络语言以及语码转换的行为,辩证看待汉英语码转换对于本族语的影响。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利用主体框架理论和顺应论来探讨语码转换中的结构语法特征与其语用功能,进一步拓展了对于网络语言的研究空间,同时也证实了主体框架理论和顺应论对于网络语言研究的适用性。 由于本研究只是初步探索,研究过程能够中语料的收集不够完整、理论的概括和解释也不够充分,所以本研究还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渐完善。
[Abstract]:With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Internet 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With the launch of Sina Weibo in 2009, Weibo has become a new style of commun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flexible and changeable network languag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a lot of research on this phenomenon has been carried out. However, as far as code-switching in Weibo is concerned,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in its research. This thesis focuses on Chinese-English code conversion in Chinese Weibo. In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adopt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corpus of the study was 14151 Weibo articles from 35 peopl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Sina Weibo, Tencent Weibo and NetEase Weibo. At the same time, we use Myers-Scotton 's Theory of subject Framework and Yu Guodong's Theory of adaptation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paper.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structural and grammatical analysis of the frequency of intersentence code-switching and intra-sentence code-switching, the part of speech and gramma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ra-sentence code-switching embedded words. It is found that in Weibo, the code-switching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s mainly intra-sentence code-switching, while in intra-sentence code-switching, the main types are nouns, adjectives and embedded words of verbs. The grammatical and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embedded language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grammatical rules of the subject language, that is, the Chinese language. On the basis of adaptation theory, the author makes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ode-switching in Chinese blogs. It is found that code-switching in Weibo is mainly about the adaptation of language reality, social rules and communicators'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in order to catch up with its fashion, construct humor, and form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s such as emphasis.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behavior of network language and code-switching should be treated correctly and reasonably,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English code conversion on native language should be viewed dialectically.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is study lies in the use of subject framework theory and adaptation theory to explore the structural grammatical features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ode-switching, thus further expanding the research space for network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onfirm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ubject frame theory and adaptation theory to the study of network language. As this study is only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the research process can not complete the collection of Chinese corpus, the theory of generalization and explanation is not enough, so this study has some limitations, which need to be gradually improved in the future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3;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平;;歌词语篇中语码转换现象的语用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2 郗真;孙岩梅;;顺应论视角下杂志广告中的汉英语码转换[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李玉坤;;从语言的顺应性看广告中的汉英语码转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7期
4 刘洋;;顺应论下的大学生校园用语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5 朱丽;;从顺应论角度看语码转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1期
6 于芳;;顺应论与报刊体育新闻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曲艳娜;;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刘娜;王超;;《北京人在纽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10年05期
9 程庆方;孟秋菊;;浅析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现象[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9年04期
10 李冰;;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语用顺应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恬;;试论当前中文会话中的语码转换与换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王晓辉;王晓东;;汉英谐音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以2009年新年祝福语“Happy 牛 year!”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谢书书;张积家;程利国;;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的情境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谢书书;张积家;程利国;;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的动机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谢书书;程利国;张积家;;语言态度对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语码转换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曾东京;;汉英语文辞书史研究简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8 王晓辉;;汉英语法对比的认知解释[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晓军;;“量词”英译及英汉量词系统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玉彬;张树安;宋敏;李晓梅;;民族高校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谢小芳;“三尺讲台”写春秋[N];大连日报;2011年
2 记者孟西安;《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引人注目[N];人民日报;2004年
3 黄长著;从“信息化”等词语的翻译看学术界的责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贾钰;王还教授: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开创者[N];光明日报;2002年
5 俞玮奇 徐大明 南京大学文学院;国际双语学研讨会:展示双语学研究最新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蔡虹;普通话推广大潮:方言的挣扎[N];北京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璐;中文小说和散文中/英语码转换的前景化特征[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慧莉;中英双语者语码转换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潘家福;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召妍;对外汉语课堂教师互动调整有效性研究:语码转换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申慧淑;城市朝鲜族语言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乔翔;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玲;象似语序与突显语序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祥玉;汉英句型翻译的认知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胡春华;学术讲座中元话语的语用学研究:顺应—关联路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学敏;从顺应论角度分析现代电视剧中的汉英语码转换[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于伟丽;基于顺应论的中国海外留学生博客日志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虹;中文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云彩霞;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语码转换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迟小琳;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顺应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伟霞;公益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艳飞;从顺应论角度看流行歌曲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吴楠;时尚杂志《都市丽人》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琦;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语码转换现象的顺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海波;汉语情歌歌词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域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52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5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