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篇连贯的心理表征

发布时间:2018-05-30 09:40

  本文选题:语篇连贯 + 心理表征 ; 参考:《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年06期


【摘要】:语篇连贯是一种心理表现。语篇连贯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动态过程。语篇连贯的生成和识解体现在内部结构是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心理表征。从连贯的本质、条件、范畴和策略来分析语篇连贯的心理表征,能为语篇理解的研究提供认知基础。
[Abstract]:Discourse coherence is a psychological expression. The process of discourse coherence is a two-way dynamic process. The 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coherence is reflected in the fact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is the 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of both the speaker and the listener.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of discourse coherence from its essence, conditions, categories and strategies can provide a cognitiv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作者单位】: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H3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纯磊;;语篇连贯的心理表征[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2 罗迪江;;语篇连贯的主观性解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富饶;;建立语篇连贯的策略[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4 梁国杰;;议语篇连贯概念的界定[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中;;预制语块与大学英语作文教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杜洪波;向晓红;;英语言语失误的认知因素和心理机制——“He-She,His-Her”运用的个案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刘利平;;词频效应和语境效应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邓昊熙;;论信息处理模型下的外语写作教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郑娟;;记忆原理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欧阳俊林;;语块加工与口译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南潮;多媒体技术促进大班词汇教学理据分析及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李慧;;心理语言学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巍;;浅论语篇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茜;;英语学习词典查阅的信息处理模式及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肖传芬;;从形式机制谈语篇词汇衔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燕梅;;Implications of Schema Theory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陈维红;;心理词库研究与类义词典编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海燕;;利用记忆心理学,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席晓青;;演讲语篇中说话者的元语用意识与元语用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袁义春;;小学生语言偏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丽君;从图式理论角度研究同声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彭静;语篇翻译中的衔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尹剑波;《老人与海》及其汉译本中的语篇连贯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刘祥瑞;论口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译者的跨文化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磊;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篇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课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马靖;影响会议交替传译的主要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单军锋;图式理论视角下的连贯研究及对读前教学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杨瑞;衔接理论在海商法英汉翻译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寅;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2 廖巧云;;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篇识解模型[J];外语学刊;2008年03期

3 王振华;;作为系统的语篇[J];外语学刊;2008年03期

4 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5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6 张德禄;;语篇连贯的宏观原则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10期

7 朱永生;试论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上)[J];现代外语;1996年04期

8 朱永生;试论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下)[J];现代外语;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翠莲;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基于对中国EFL学习者的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2 赵翠莲;李绍山;;多义词心理表征之争——各派分歧、理论背景及实验支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宋荣;高新民;;概念的本体论地位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4 冯园园;;构式的心理属性对言语交际的认知阐释[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6期

5 杨盛春;贾林祥;;心理表征哲学及其联结主义诠释[J];心智与计算;2007年02期

6 李建平;;基于心理模型的二语词汇习得[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熊晓满;;浅谈二语习得者的心理表征和语言表征[J];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扶蓓;张微;;数学学习障碍的认知特点与教学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07期

9 魏屹东;;心理表征隐喻与框架问题[J];学术月刊;2011年04期

10 李键;图式与词的心理表征[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杭东;;心理表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赵翠莲;;中国英语学习者研习短语动词的理想词典——评介《牛津短语动词词典》英汉双解版[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伟兰;曾祥炎;;在记叙文的理解中心理模型的建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龚文进;莫雷;;听言语理解中的词内语境效应——来自中文双字词的研究证据[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丰国欣;;第二语言心理表征的认知网络结构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曾琦;董奇;J.Campos;R.Kermoian;;婴儿客体永久性的发展机制:爬行经验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张春莉;邵瑞珍;;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内在心理机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邹艳春;莫雷;;中国幼儿一位数大小比较的认知发展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罗琳;韩布新;;汉字部件频率与熟悉性分布特征及其相关[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王娟;;环境意象与犯罪行为预防[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戴勇 记者 王春;人类语音高低由后天习得[N];科技日报;2009年

2 张巍巍;脑活动转为音律的技术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陈曦;汉语多词素词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机制的心理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小海;‘义项’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陈莉;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组织结构及其特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戴潘;福多“概念”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张向阳;贝叶斯推理的认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郭淑斌;文本阅读中因果性预期推理构建过程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雷怡;类概念层级关系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瑞丹;心理表征视角的翻译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罗宝华;建构主义与数学概念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包翠菊;用视觉Stroop任务探讨习惯化理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韩沁彤;3~5岁儿童假装认知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琪;双语心理表征与翻译心理过程的互释[D];南昌大学;2007年

6 赵康;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心理状况及教育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芬;概念表征形式对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霞;视觉表象操作加工的眼动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胥晓青;MHD问题困难原因及促进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姚勇;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效应[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54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54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1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