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诗集传》叶音再辨

发布时间:2018-06-06 16:01

  本文选题:诗集传 + 叶音 ; 参考:《古汉语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本文对批评《诗集传》叶音的代表性意见进行分析辩正,并就《诗集传》叶音的主要毛病及其产生的原因等进行论述。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tinguishes the representative opinions of Ye Yin in criticizing the Biography of Poems, and discusses the main defects of Ye Yin and their causes.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07BYY041)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2011A023)的资助
【分类号】:H1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师霞;;《诗经·载驰》诗意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汪大白;革新:胡适评论朱熹诗经学的出发点与归结点[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郭振香;由朱熹性理学说观“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蔡德贵;;韩国大儒李退溪的性情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王国良;;朱熹理学的传播与徽州和谐社会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跃红;;天理与人欲——试说欲望规训的文化差异[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吴怀棋;;太极文化与和谐思维[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聂安福;;胡适的词学研究与新诗运动[A];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诸葛忆兵;;“以诗为词”辨[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方彦寿;;朱熹在寒泉、云谷的讲学特点考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维坤;;浅谈中国古代的诵读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王阳安;;宋元蒙学识读写教学理论与实践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艳;《“随物赋形”—谈苏轼文艺美学之“水之道”》[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晓丹;方玉润《诗经原始》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冷宁;浅谈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智慧;《豆棚闲话》与“三言”叙事艺术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雁平;;《邶风·静女》的阅读史[J];古典文献研究;2003年00期

2 陈德新;常森;;论《诗经原始》在《诗经》学史上的进展及其保守性[J];学术交流;2011年08期

3 张剑;;《诗经·旄丘》纷议辨释[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袁旭龙;;《诗经》二题[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5 张洪海;;清代储欣、姚鼐《诗经》评点二种述略[J];文献;2011年03期

6 墙峻峰;;《正月》四题[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曹继华;冯新华;;元代《诗》学困境蠡测[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8 徐定懿;;从《关雎》看诠释主体在经学诠释学中的意义[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8期

9 ;《古典文献研究》第一至四辑目录[J];古典文献研究;2002年00期

10 唐明贵;;论傅斯年的《诗经》学思想[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R壉,

本文编号:1987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87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f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