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本文选题:普通语言学 + 文字学 ; 参考:《语文建设》2012年20期
【摘要】:正文字的出现,可以说是世人的一项伟大发明,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一种工具,它帮助人们记录了那些"抓不住"的东西,将人类的很多文化遗产都保留了下来,可以说是将人类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文字的发展与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的发展也需要文字的辅助。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逐渐出现了语言学与文字学等学科。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positive characters is a great invention of the world. Writing is a tool for recording language. It helps people to record things that they "can't grasp" and preserves many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 It can be said that it has ushered in a new historical epoch. The development of writing and language are inseparable,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lso needs the help of wor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ognition, linguistics and philology have emerged gradually.
【作者单位】: 江苏徐州工程学院;
【分类号】:H02;H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语言学[J];全国新书目;2002年08期
2 徐思益 ,辛创;语言科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发展的趋势[J];外语教学;1982年01期
3 白水;;澳大利亚举行的几个语言学会议[J];当代语言学;1982年01期
4 张燕;论艺术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是语言研究不可缺少的两翼[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5 刘振聪;普通语言学述略[J];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6 海文;;罗宾斯[J];当代语言学;1978年05期
7 胡玉龙;;马丁内[J];当代语言学;1979年03期
8 岑麒祥;雅可布逊和他在语言研究中的贡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9 君方;;荷兰《语言》杂志的庆寿文集[J];当代语言学;1963年01期
10 贝尔纳·伯狄埃;罗慎仪;;普通语言学和罗曼语言学[J];当代语言学;197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劲松;;隐喻与形而上学[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彭泽润;;不能把胡乱解释文字的游戏当做科学[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杨自俭;;我们为什么倡导学习字本位理论(提纲)[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李晗蕾;;中西零度偏离理论比较研究[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晓伟;;语言符号任意性之我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轶;;《说文解字》“田”部字小议[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韶军;;《说文解字约注》学术价值初探[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序言解释(工作人员回答参观者提问用)[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徐思益;;王希杰对索绪尔学说的发展[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朱少红;;发展中的王希杰的语言观[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有光;几个文字学问题[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2 张雅君;文化教育不能仅仅立足于“俗文字学”[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中华中医药学会 温长路;以字说文 以文载道[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刘国挺 袁国亮 杨志有;打开中华汉字的大门[N];河南日报;2005年
5 邢福义;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N];光明日报;2006年
6 ;百岁老人周有光答客问[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南香红;汉字生河南[N];河南日报;2008年
8 李方清;活化石——东巴文[N];湖北日报;2005年
9 单中桂 姚鹭鹭;吴巍:20年艰辛寻找失落的古文字[N];深圳商报;2005年
10 姚小平;传教士语言学的功过得失[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邦雄;孙诒让文字学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晓风;宋代金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洪华;宋代“小学”文献考略[D];山东大学;2008年
4 朱磊;现代语言学文本中现代汉语的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朱葆华;原本玉篇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金玲敬;《说文解字翼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卞仁海;杨树达训诂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周红红;从功能的视角考察外来词的生存规律[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方向东;孙诒让训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红;德里达对文字学的哲学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琳;《越谚》方言字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谢佳;在叩寻意义的路上[D];四川大学;2006年
4 翟超群;《说文通训定声》假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许真真;徐复先生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甄燕;《类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静;《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胡雪莉;胡朴安与文字训诂学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张丽霞;《说文解字》文字训释中的农业文化思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旭;《六书通故》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8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8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