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儿童语言中的动词与目标语言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8-06-13 10:58

  本文选题:儿童语言 + 目标语言 ; 参考:《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比较了5岁前汉语儿童语言中动词的语义类型、语法功能、重叠形式和动词性结构的语义构成同目标语之间的异同,归纳总结了汉语儿童在动词用法上的特点,并从认知和语用等方面着眼对这些特点进行了适当的解释。 比较结果显示,5岁前汉语儿童已掌握了目标语言中绝大多数的动词类型,只有形式动词尚未习得,但各类动词的数量与目标语言有很大的差距。儿童习得的动词以单音节为主,双音节动词发展缓慢,这与目标语言双音节动词占优势的情况明显不同。比较发现,儿童语言中各类动词的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中动作动词的语法功能相对来说更接近目标语言。儿童已基本习得各类动词性结构,但各句法成分的词汇要比目标语言少得多。就动词的重叠来看,,儿童语言中可重叠的动词数量较少,性质都是可控的自主动词,动词重叠后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目标语言一致,但表达形式上要比目标语言简单,重叠式的语法功能与目标语言有较大的差距。就动词性结构的语义构成来看,儿童语言述宾结构中体词宾语的语义成分已经很丰富,但使事、时间和原因三种语义成分未出现。述补结构中补语的语义类型已基本齐备,但补语的语义指向还没有目标语那么复杂。状中结构中状语语义角色已出现很多,尤其是副词状语的语义角色发展较快。文章认为,儿童语言中动词的发展之所以形成以上特点,是与儿童认知的发展水平和语言成分的理解难度密切相关的,同时也受到语言输入频率和儿童交际需求的影响。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compares in detail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mantic types, grammatical functions, overlapping forms and semantic structures of verbs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in Chinese children's language before the age of fiv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hildren in verb usage, and explains th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cognitive and pragmatic asp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children have mastered the majority of verb type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before the age of 5, only the formal verbs have not been learned, but the number of verbs is far from tha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development of disyllabic verbs in children's learning is mainly monosyllabic, which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dominance of disyllabic verbs in target language.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mbinatorial ability and sentence making function of all kinds of verbs in children's language is unbalanced, and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action verbs is closer to the target language. Children have basically acquired all kinds of verb structures, but the vocabulary of each syntactic component is much less than tha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erms of verb reduplication, the number of reduplicated verbs in children's language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nature of verbs are controllable autonomous verbs.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of verb reduplication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arget language, but the form of expression is simpler than that of target language.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reduplication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As far as the semantic composition of verb structure is concerned, the semantic components of body word object in children's predicate object structure are very rich, but the three semantic elements, event, time and reason, do not appear. The semantic types of the complement in the predicate complement structure are basically complete, but the semantic direction of the complement is not as complicated as the target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semantic roles in adverbial structures, especially adverbial adverbials develop rapidly.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verbs in children's langu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ldren's cognit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understanding language components, and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frequency of language input and the communication needs of children.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仲良;论have+-en的归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2 雷淑雅;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辨析[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01期

3 孙叶林;;邵东(火厂坪镇)方言的体貌表达[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学习有用的词汇[J];英语文摘;2004年03期

5 李建高;;解读“动词+up”的意思和用法[J];同学少年;2006年Z2期

6 袁会珍;;Learn and Earn[J];中学英语之友(高一版);2008年04期

7 谢昊;;Unit 5词汇积累[J];中学英语之友(初二版);2008年03期

8 李建明;;231个《考试大纲》动词短语详解(一)[J];时代英语(高三);2011年01期

9 方绪军;与“从北京开会回来”相关的结构[J];语文建设;1997年05期

10 徐进霞;;奇妙的play[J];阅读;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宏蕾;胡岗;;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目标语言生成策略[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瑞玲;徐波;;带it的动词短语的分类及译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华沙宝;达胡白乙拉;;蒙古语宾述短语的自动获取研究[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4 王瑞明;李利;;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加工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范梦;王瑞明;;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词汇加工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彭健新;;嘈杂语噪声下的室内汉语语言清晰度[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左云存;宗成庆;;基于HMM的短语翻译对抽取方法[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8 李美霞;;认知功能视野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魏玮;于东;王韦华;徐波;;中科院自动化所评测技术报告(SYSTEMⅡ)[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秀荣;;法语成语的特点[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德意邋何中军 刘群;机器翻译渐行渐近[N];计算机世界;2007年

2 訾红旗;儿童语言趋贫乏专家深感忧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3 程文砚;儿童语言贫乏令人关注[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记者 葛素红;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应引起家长重视[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记者 訾红旗;600字小学生作文,用了72个相同词语[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什么是编译器[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闫宏志;全文翻译技术发展脉络[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8 黄继林;不得[N];扬州日报;2006年

9 见习记者 袁秦 曾奇 市八中高三英语高级教师;英语:主观题和填空题增加[N];重庆商报;2005年

10 连线教师 孟庆忠;广泛阅读 讲究方法 找准角度 掌握技巧[N];连云港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庆;现代汉语单音节制作义动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范立珂;位移事件的表达方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李来兴;宋元话本动词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邱明波;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秋杨;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段颖玲;《十二楼》的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张钊;汉语婴幼儿语法范畴的最初习得[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8 唐依力;汉语处所范畴句法表达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杜翠河;汉语“在”字句与越南语“(?)”字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景;儿童语言中的动词与目标语言的比较[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2 温丽婷;英汉序列动词构式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杨曼华;现代汉语“注意”类动词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晓燕;标题语境下的动词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周秋燕;汉语儿童感知空宾结构与动词短语省略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夏一乔;新闻标题动词词用变异研究[D];鲁东大学;2010年

7 王婷;现代汉语持具类手部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中霞;现代汉语抽捞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任乐雅;《诗经》动词语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周波;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V+给”结构中“V”的新变化[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3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13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7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