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华字典—福安方言》音系初探
本文选题:闽语 + 《班华字典》 ; 参考:《方言》2012年01期
【摘要】:本文分析《班华字典—福安方言》(1941-1943)的音系,并考察了近一两百年来福安方音的演变,同时还整理出同音字汇。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of "Banhua Dictionary-Fu'an dialect" (1941-1943), and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the phonetics of Fu'an dialect in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 At the same time, the homonym vocabulary is also sorted out.
【作者单位】: 爱媛大学法文学部;
【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平成19年度(2007年度)基盘研究(C)“新调查デ一タに基づく闽东区方言の下位分类の再检讨”(编号:19520348)的资助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玉璋;福安方言概述[J];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2 马重奇;福建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J];方言;2001年01期
3 戴黎刚;;闽东福安话的变韵[J];中国语文;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马重奇;福建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J];方言;2001年01期
2 袁碧霞;;音变与层次在闽东方言共时层面的交集——以深、臻摄为例[J];方言;2011年03期
3 赵峰;;福安方言本字考释[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刘泽民;;汉语南方方言入声韵尾的类型及其演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戴黎刚;;闽东福安话的变韵[J];中国语文;2008年03期
6 曹志耘;;汉语方言中的调值分韵现象[J];中国语文;2009年02期
7 瞿建慧;;湘语辰溆片异调变韵现象[J];中国语文;2009年02期
8 陈泽平;;福安话韵母的历史音变及其共时分析方法[J];中国语文;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含茹;苍南蛮话语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吴清然;闽语福安方言连读变调之优选论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利琦;汉语方言舌头、半舌五母读音类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姗姗;《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春晓;加订美全八音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钟逢帮;闽东方言北片音韵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7 谢荣娥;明清竟陵代表诗文用韵与现代天门方音[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薇;明清闽音韵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戴黎刚;;历史层次分析法——理论、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7年01期
2 梁玉璋;福安方言概述[J];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3 张振兴;闽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5年03期
4 马重奇;福建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J];方言;2001年01期
5 胡安顺;汉语辅音韵尾对韵腹的稳定作用[J];方言;2002年01期
6 陈泽平;;十九世纪的福州音系[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7 瞿霭堂;语音演变的理论和类型[J];语言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永卫,张鹏;萧县方言同音字汇(中)[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甘于恩,周洪涛;典型特点与变异特点——域内闽语与周边闽语之语音比较[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戴黎刚;闽语果摄的历史层次及演变[J];语言研究;2005年02期
4 李玉;广西平南闽南话的语音系统及同音字汇[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林华东;闽语的形成及其与福建民系族群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6 曹瑞芳;;山西石楼方言音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张振兴;闽语及其周边方言[J];方言;2000年01期
8 吕永卫;萧县方言同音字汇(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邓晓华;客家话与赣语及闽语的比较[J];语文研究;1998年03期
10 甘于恩,刘倩;粤方言中的闽语成分[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静玉;;闽语研究——厦、漳方言之语音比较[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魏玉清;;乌鲁木齐话轻声的语音性质与音系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付莉;;浅谈北京话音系的感知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4 吴英成;;音系与词法交叉:北京话词语内部结构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5 张洪年;郭必之;;香港地名中的闽语和客语成份[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6 王萍;;邯郸话二字组连读变调的音系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邓晓华;;论客家话的来源兼论客畲闽关系[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8 甘于恩;;四邑话:一种粤化的混合方言[A];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梁玉璋;;闽北的方言[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征;;唐山玉田方言音系[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陈慧;闽人是中山文化主开拓者[N];中山日报;2008年
2 叶宝奎;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N];人民日报;2001年
3 蓝武芳;广西方言的文化生态[N];广西日报;2005年
4 陈e,
本文编号:2013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1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