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句法结构“管他”的连词化与标记化

发布时间:2018-06-13 22:05

  本文选题:“管他” + 代词并入 ; 参考:《古汉语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连词"管他"由动词"管"与代词宾语"他"构成的句法结构发展而来。随着"管"词义的虚化、"他"可及性的减弱,加之经常用于反问句中,句法结构"管他"开始表示"不管"之义,从而逐渐变成一个具有衔接功能的连词。诱发"管他"连词化的主要机制是语用推理和语境吸收;韵律因素、语用强调和代词并入是导致"管他"连词化的主要动因。成为连词的"管他"会进一步演变为一个话语标记。
[Abstract]:The conjunctions "Guan he" develop from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verb "Guan" and pronoun "he". With the vacuity of the meaning of "Guan", the weakening of "he" accessibility, and the frequent use in rhetorical questions,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Guan he" begins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no matter", thus gradually turning into a conjunction with cohesive function. The main mechanism of inducing conjunctivization is pragmatic inference and contextual absorption, while prosodic factors, pragmatic emphasis and pronoun incorporat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leading to the conjunctivization. To become a conjunct will further develop into a discourse marker.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YY071)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2 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2001年01期

3 于国栋,吴亚欣;话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华莎;名词并入与述宾式离合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6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7 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8 高增霞;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完了”[J];语文研究;2004年04期

9 李宗江;;“关键是”的篇章功能及其词汇化倾向[J];语文研究;2011年02期

10 冯胜利;“写毛笔”与韵律促发的动词并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先秦时期表结果“所以”的虚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徐志林;;再论汉语宾语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李艳;;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级转移规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李慧敏;;“算了”的话语功能及其生成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王洁;;合肥话派生式“子”缀词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杨瑾钰;;试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2 张相明;雍和明;;题元理论与英汉词典动词句法处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梁洁;杨新璐;;维吾尔语韵律层级边界感知及其声学特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杨蕊;;法律条文与商业网站广告的功能语法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杜治国;;英语动词派生名词的前缀发音规则过度概括的实证分析和规律总结[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徐佳;;汉译英时政语篇中的动词名词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王娟;;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云付静;同义副词A式与AA式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铭;关联推理中的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孙朝奋;《虚化论》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4年04期

3 董秀芳;“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4 G.Andersen ,许家金;《语用标记和社会语言学变异》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4年03期

5 吴福祥;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6 李宗江;说“完了”[J];汉语学习;2004年05期

7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8 刘森林;元语用论概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于国栋,吴亚欣;话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张发祥;;英汉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对比[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莎剧中的话语标记及其翻译[J];外语教学;2008年03期

2 张其昀;谢俊涛;;话语标记“你别说”[J];汉字文化;2011年01期

3 李勇忠;信息短路下的话语标记[J];外语学刊;2003年03期

4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5 王影;朱妮娜;;“你别”的语法功能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6 李宗江;;关于话语标记来源研究的两点看法——从“我说”类话语标记的来源说起[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2期

7 贾永芳;;中国学生在面试中的中英文语码转换(英文)[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董秀芳;;汉语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只见”[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02期

9 王庆霞;;在演变中的交际共鸣型话语标记“我们都知道”[J];语文学刊;2011年08期

10 董秀芳;;来源于完整小句的话语标记“我告诉你”[J];语言科学;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安娜;侯敏;;基于传媒语言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自动识别与消歧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殷治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安琛;;试论地方农村工作会议典型报告的语篇结构——以胶南市二零零五年农村工作会议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法化研究:争议与发展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敏娜;基于蒙古语影视剧语料库的话语标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马清华;并列结构的自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5 赵燕珍;赵庄白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张田田;与代词“并入”相关的双音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8 刘瑾;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超;《杨澜访谈录》中的常用话语标记“然后”和“所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天明;现代汉语换言类话语标记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孙廷廷;现代汉语回溯性话语标记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露;汉日附和类话语标记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郑青青;汉韩话语标记“哪里”与“(?)”的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曹e鴈,

本文编号:2015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15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f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