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解析
本文选题:语言学 + 网络背景 ; 参考:《语文建设》2012年20期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语言学视角探究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产生背景、现状调查、演变发展、使用范围、社会影响以及使用规范等。本文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模因论分析"给力"这一典型的大学校园流行语,指出语言学视角下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more and more scholars have explored the background , the present situation , the evolution , the use scope , the social influence and the usage norm of the popular language in the college camp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 年度立项课题“社会用语规范管理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1CGD048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曹进;刘芳;;从模因论看网络语言词汇特点[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任龙波;从20世纪的英语流行语看英美社会文化的变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柴磊;;试析语言的“经济原则”在网络交际中的运行和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4期
4 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06期
5 秦俊红,张德禄;网上会话中的话轮转换[J];外语电化教学;2005年05期
6 张国;姜微;;模因论视阈下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陈思;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明霞;;网络语言中英语形式的特征和性质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陈芙;黄海军;孙元元;;英汉网络语言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丁伦才;;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的隐喻与转喻现象描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4 田霖;;文明语言的回归与社会进步——关于流行语的分析与媒体编辑应负的责任[J];中国编辑;2007年06期
5 刘利艾;;网络英语词汇特征及其翻译方法的探析[J];才智;2011年29期
6 邹晓玲;;网络新词的语法和语义特征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谢群草;;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特点和成因[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鸿;;网络语言符合象似性原则及其认知理据[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4期
9 任荣;流行语背后的语言经济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王归立;;英语新词语生成及特点浅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曹进;;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曹进;;模因论视阈下的网络语汇传播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朝军;;网络语言中的偏离现象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何伟;侯敏;文采菊;;流行语时空监测模型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赵小东;句法规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崔櫇席;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梁琦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爽;关于网络符号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文化现象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鹤瑞;2000-2009年我国网络语言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朝军;模因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李艳春;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网络语言的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文方;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廷刚;论认知视角下隐喻对诗歌意境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尧;模因论视角下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背诵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汪婷婷;电视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中的话轮转换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克花;从“贾君鹏现象”看网络语言的传播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晓丹;从顺应论的角度解析作为强势模因的流行电影台词[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乃仲,马连鹏;网络语言: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祖利军;李晓红;;网络语言中的模因[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曹进;刘芳;;从模因论看网络语言词汇特点[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外语学刊;2008年01期
5 杨婕;;新闻标题中流行语的模因论研究[J];外语学刊;2008年01期
6 罗传伟;关于流行语的研究及启示[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01期
7 柴磊;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理据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2期
8 沈彤;刘俊;;从概念整合理论来解读网络语言[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5期
9 张家瑞;高蓓蓓;;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模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高永晨;网络交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J];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春;语言学分科和多角度研究语言[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2 冯倩;语言学教学应注重听和说[J];中等医学教育;1996年02期
3 申开敏;《语言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兼述《语言学》的教学[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4 ;《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总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5 杨利芳;;语言学中逻辑思想的历史流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何毓玲;集学术性、资料性于一书——《语言学新探》[J];汉字文化;1990年02期
7 冯志伟;我国机器翻译研究工作的回顾[J];语文建设;1990年05期
8 ;古汉语全国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在太原举行[J];语文建设;1992年10期
9 詹伯慧;;广东省语言学会举行1992—1993学术年会[J];语文建设;1993年07期
10 ;语音(音韵学)[J];全国新书目;199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剑芬;;汉语韵律切分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线索[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陈东有;;江西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总结讲话(代跋)[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语言理论的新发展——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语言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郭祖仪;;荀子《正名》篇的心理语言思想初探[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朱峰;;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读《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6 周洪波;;他深深地迷恋着语言学——读王希杰《这就是汉语》[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7 朱峰;;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读《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8 李晗蕾;;重读《汉语修辞学》[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9 李新力;任创业;;语言学的研究需要数理统计知识[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李尔钢;;辞典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一个世纪后,,地球上的语言将会减少一半[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刘茜;《汉语方言地图集》填补语言学空白[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本文为周有光孙女周和庆整理、提供;语言学:我业余的爱好[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江涛;北京召开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N];文学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陈洁;特等奖“照例”空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浙大;东汉魏晋疑伪佛经的语言学鉴别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张骅;继往开来,推动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语言研究创新要关注:前沿、文献、理论与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庞兆麟;迎来文字改革的春天[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10 李开 南京大学中文系;说“言”道“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2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雒自清;语义块类型、构成及变换的分析与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声学研究所);2004年
4 高海洋;北京话常用词社会分层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孙国俊;语言歧义及其消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王望妮;中美政府首脑记者招待会语言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封一函;结构与解构:从乔姆斯基到韦努蒂[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萧国政;汉语语法研究的指向与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玉芳;演讲话语象征性互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红;翻译研究的新课题[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2 钱英娇;当代合同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俊勇;写作基本规律再认识[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4 赖阳;试论语用的基本原则[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程艳梅;贾公彦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龚潇;[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满伟;邢f: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莉萍;[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9 徐萍;翻译中的词汇空缺[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冯欣;品牌命名问题的综合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035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35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