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翻译研究和学科建设问题

发布时间:2018-06-23 02:42

  本文选题:翻译研究 + 文化强国 ; 参考:《中国翻译》2012年04期


【摘要】:正2011年11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重大战略纲领立足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明确了文化发展的根本性质、基本路径和未来前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将这一战略目标落到实处,就必须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文
[Abstract]:In November 2011,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This important strategic program is based on China'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clarifies the fundamental nature, basic path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in order to put this strategic goal into practice, we must form cultural soft power commensurate with our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promote Chinese languag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龙文;宫齐;;回顾与展望:我国解构主义翻译研究(2000—2010)[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袁黎;;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视角概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3 才让草;;藏、汉、英委婉语的文化比较与翻译[J];民族翻译;2010年04期

4 张邱慧;;英汉隐喻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5 张婷;;翻译研究类型论[J];作家;2011年14期

6 刘明杨;;对比修辞学与翻译研究评述[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7 龚艳;;女性主义翻译的理论基础[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8 胡牧;;翻译研究:超越“文化转向”[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陈生梅;;中国学术翻译研究20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魏望东;;从佛经汉译看翻译对意识形态的消解、建构与维稳作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榕培;王晓娜;;“同义手段说”与跨文化交际——王希杰先生的“同义手段说”给翻译研究的启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 孙宁宁;;翻译研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黄忠廉;;翻译研究的“两个三角”——以翻译批评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从益;彭正银;;走向翻译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研究[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剑;;当代翻译研究的显性与隐性转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映先;王平红;张小波;;优选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跨学科移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波;宗成庆;;前言[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永红;;翻译研究的女性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斌;;翻译中的语义三维[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罗选民;;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希玲;对翻译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2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4 许钧;译可译 非常译[N];文汇报;2006年

5 林逸;百名译者、研究者与出版者倡议提高翻译质量[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世文;坚持正确导向 促进翻译繁荣[N];文艺报;2007年

7 王宁;翻译中的文化和文化研究中的翻译学转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贾婧;语音翻译:在第一时间读懂你[N];科技日报;2007年

9 许钧邋朱玉彬;我国翻译史研究的新进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石若英;走向文化的双向对话[N];长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2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范敏;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5 蔡平;文化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罗承丽;操纵与构建: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思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牧;译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德华;从语篇视点来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3年

2 庞靖;因特网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工具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王瑞虹;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及其汉语表达浅析[D];新疆大学;2009年

4 费国萍;符号学在翻译领域的历史性扩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郐毅;翻译中的性别:女性主义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培俭;从阐释学的角度论译者的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轶男;论译者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操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毛立京;试论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D];山西大学;2006年

9 易嘉静;从阐释学角度看“信达雅”翻译标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宗;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礼貌等值[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55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55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5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