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符号学视野的广告策略与修辞

发布时间:2018-06-25 12:30

  本文选题:广告符号 + 消费社会 ; 参考:《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摘要】:广告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消费社会的广告符号发端于丰裕社会人们对意义差异性的需求。广告创作方向是运用超越真伪的语言,为商品附加额外的价值,使之从以前的"有用物"蜕变为"被附加某种意义的符号"。在具体的修辞创作中,广告符号的运作深入汲取并契合了符号理论的精华。
[Abstract]:Advertising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culture, and the advertising symbol of consumer society originates from the demand of meaning difference in affluent society. The direction of advertisement creation is to use the language beyond authenticity to add additional value to the goods, so as to change it from the former "useful things" to "symbols with a certain meaning added". In the specific rhetorical creation, the operation of advertising symbols deeply absorbs and accords with the essence of symbolic theory.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H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季桂保;博德里拉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2 禾木;;从所指/能指到能指/所指——论拉康对索绪尔二元论的批判[J];现代哲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国建;论现代诗的“间离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刘俊香;光的启示——谈“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祝亚峰;;从政治伦理、精英伦理到个体伦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叙事的伦理向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陈黎;从康德到巴尔特: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牛文君;叶美芳;;走向存在之家——海德格尔与道家语言观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周志高,刘县军;《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宋时磊;;侦探、知识与玫瑰——对艾柯《玫瑰之名》的重新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9 徐黄鹂;;从语言学角度看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陈叶斐;;海德格尔存在论语言观与翻译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江耘;;香港电视新闻之特点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葛舒荃;;从海德格尔的角度看保护自然美的实践选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龙扬志;;诗歌的“去编审”时代[A];现当代诗歌:中韩学者对话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哈正利;;论回族族源传说的基本结构[A];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韩颖琦;;“历史的现场”有余、“文学的现场”不足——对“红色经典”研究现状的一种考察[A];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现代文学部分)[C];2010年

9 陈煜;;论作为法律科学的中国法律史[A];法律史学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陈芝国;;南星:现代田园诗的奠基石[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9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金芝;职教师资培训中双元制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伟伟;对中国旗袍文化之美的符号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田蓁子;针尖上的蜂蜜[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杜雨;西方新发展主义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妮;论伊瑟尔的阅读理论及其深化[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尹捷;消费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鹏慈;“修辞”学习提示[J];内蒙古电大学刊;1988年04期

2 卢文燕;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J];集宁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 化长河;巧用修辞一语惊人[J];语文知识;2005年05期

4 吴士文;从科学和学科体系上看修辞语法的分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03期

5 王今铮;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宗守云;试论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肖翠云;修辞[J];东南学术;2003年02期

8 段曹林;网络时代的修辞变革[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乐秀拔,纪玉香;修辞散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10 霍前锋;试论言语控制的目标及修辞的标准[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深;;修辞定义与零位修辞[A];语海新探(第五辑)——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茅海燕;;交际中的得体性修辞探微[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3 李华;;修辞与逻辑中的同一律[A];语海新探(第五辑)——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宋世才;;论修辞的得体美[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李晋荃;;努力探求修辞研究的现代化——评《汉语修辞学》的修辞体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6 韦世林;;修辞的最高原则新解——读王希杰先生“得体性原则”有悟[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7 王希杰;;修辞和修辞学随笔[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8 李华;;谈两种修辞格的“偏离”现象[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9 徐秀芝;;修辞的解构及其审美心理探微[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10 邱凯端;;英汉广告语言特性与广告图文隐喻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丘斐远;“网络修辞”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5年

2 郄建业 张卓;瞒天过海[N];中国包装报;2006年

3 郄建业 周莹;假道伐虢[N];中国包装报;2006年

4 郄建业 姜昆瑛;假痴不癫[N];中国包装报;2006年

5 郄建业 ,

本文编号:2065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65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