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流行词语解析
本文选题:流行词 + 传播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摘要】:随着数字媒体的普及,流行词异军突起,不但能够敏锐地把握社会热点,而且时尚、新奇、不拘一格。流行词的造词机制更趋多元,滋生发展的方式独特,成为当下最具活力的一类新词语。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digital media, popular words not only acutely grasp the social hot spots, but also fashion, novelty, unconventional. The word-forming mechanism of popular words is more diversified, the way of breeding and development is unique, and it has become the most dynamic new wor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汉语词汇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0AYY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2009年十大流行语[J];咬文嚼字;2010年02期
2 ;2010年十大流行语[J];咬文嚼字;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玉花;;浅谈2009年度中日两国的流行语[J];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二十年流行词典[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李红萍;浅论校园流行词汇[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康联军;“流行词”试解[J];职业教育研究;1996年08期
4 周永胜;语言实验室教学的基本原则[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5 高峰;;流行词折射出的“民意”[J];先锋队;2010年17期
6 黎昌抱;流行词“酷”的由来及其涵义[J];科技英语学习;2000年06期
7 张玉国;;现代流行词的成词方法[J];教学与管理;2007年15期
8 阿衣古力·玉苏甫,阿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谈汉文化知识的传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阎平;新环境中传播语境营造的理论分析[J];人文杂志;2003年05期
10 周霞;;把握住“流行”的度——新闻中流行词误用例析[J];写作;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美莺;;网络语言刍议[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2 张金竹;;媒体用语中的语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任遂虎;应区别对待网络热词[N];光明日报;2010年
2 韩浩月;民间词语凸现活力[N];工人日报;2009年
3 邵逸;规范语言文字 媒体责无旁贷[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记者 薛文献;西藏媒体广泛使用藏语文[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吴娟;媒体应准确使用外语词[N];文汇报;2000年
6 本版编辑邋秦继伟 yinduasan;新词点中“新新人类”商业穴位[N];中国经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龚丹韵;网络流行语何以如此给力[N];解放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龚丹韵;网络流行语何以如此给力[N];解放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龚丹韵;网络流行语何以如此给力[N];解放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龚丹韵;网络流行语何以如此给力[N];解放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晴;网络语言的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冯雅姝;以图式理论分析企业精神传播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王红;手机流行语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章瑜;还原失声话语[D];浙江大学;2006年
5 张龙;研究调查麦克·普罗斯及其他早期学者对跨文化交际学的贡献与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陈锋;日常习语构成及习得的模因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73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7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