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浅析中韩第二人称代词

发布时间:2018-06-27 09:31

  本文选题:第二人称代词 + 人称代词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一个国家的语言能够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文化体系。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在地理位置上相接,又同属儒教文化圈,所以两国语言存在许多关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主旨是对比分析韩汉两语的第二人称代词,分别从形态、使用范围、功能、词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出两国语言的相异之处,通过这样语言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国文化的差异,期待对两国语言的学习者有所帮助。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a country can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system of that country. China and South Korea are separated by a strip of water, connected in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belong to the Confucian cultural circle, so there are many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which are comparable to each other.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second person pronoun in Korean and Chinese, and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from the aspects of form, scope of use, function and part of speech.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se two languages, we fi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hope to be helpful to the learners of the two languages.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146;H5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学芹;;英汉隐喻之共性[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 张德岁;张雪涛;;国内近十年来“假借”研究综述[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彭霞;;论形声字的来源及其产生的层次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弋睿仙;;小议量词词组“一群”的英译[J];考试周刊;2009年25期

5 柳建钰;记号字、半记号字及其在现代汉字中基本情况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韩淑红;;汉语外来词历史分期研究综述[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7 张德岁;;助动词短语的结构争议及其认知解释[J];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田惠刚;;同义词辨析新探[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郭璐洁;;维吾尔语语篇衔接方式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翟志祥;;优化结构 提高效率——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之我见[J];语文学刊;2011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威;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徐小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称谓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韩淑红;两汉非佛典外来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月娜;夸张辞格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程艳梅;贾公彦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邓超群;日汉V-V复合动词的构成[D];湖南大学;2005年

4 孙冬妮;上古汉语助动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朱淑华;今文《尚书》词义引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汤莉莉;今文《尚书》同族词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7 陈焱;关于英汉方言与标准语接触的比较研究[D];鲁东大学;2007年

8 杨秀芝;汉诗英译中文化缺失的功能语言观[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王倩倩;中韩能愿表达法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吴丽娜;汉韩量词对比[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燕;论南北朝的“卿”字[J];古汉语研究;1998年02期

2 李书慧;;浅谈《孟子》中第二人称代词“子”的用法[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4期

3 余养才;;俄语人称代词TbI和BbI[J];山东外语教学;1982年01期

4 庄正容;;《世说新语》中的人称代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5 黎江影;;土拐话人称代词浅探——兼论上古汉语是否有格的变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6 王鸣;日本社会与日语第二人称代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管继梅;;人称代词用法的对称词的日汉对比研究——以家庭成员之外的会话为中心[J];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8 卢万才;;尊敬语的种类(6)[J];日语知识;2011年07期

9 胡莉蓉;;日语第二人称代词语用教学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5期

10 夏锡骏,徐四海;《马氏文通》代字章第二人称代词札记——纪念《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J];远程教育杂志;199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敏欣;;电针、经皮电刺激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2 姜宏;;功能语法对比研究:评述与展望[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支永碧;;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对比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唐磊;;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谈《现代日中常用汉字对比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管春林;;《英汉否定对比:回顾、述评与展望》摘要[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潘用福;;“永隆通宝”钱、范和拓片的对比研究[A];福建省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陈国友;杜英秋;马永华;;应用ICP-MS,AFS,GF-AAS测定食品中As,Cd,Hg,Pb方法的对比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凤霞;刘文杰;李莉;王国玲;刘雪锦;;4160型甲醛分析仪与酚试剂法测定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对比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刘永红;;俄汉诗歌句法对比研究导论[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时志强;杨琳;冯健;;四种不同麻醉用药对重度唇腭裂麻醉的对比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明;东南亚地质矿产对比研究取得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7年

2 王仲会;国际黄金体系的对比研究[N];期货日报;2004年

3 马琳;华南与朝鲜半岛南部地矿对比研究展开[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曾禾;中日合作开展地质研究[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王仲会;国际黄金体系的对比研究[N];期货日报;2004年

6 王仲会;国际黄金体系的对比研究[N];期货日报;2004年

7 特约记者 曹菲;中日联手研究区域成矿作用[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8 杨述春;宏观对比 微观把握 点面结合 诠释课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樊丽萍;廿元药费补贴“中看不中用”[N];文汇报;2007年

10 包建斌;甘南6个畜牧科研项目通过鉴定[N];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大龙;《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蔡少莲;中美拒绝策略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朝格吉乐玛;“时”概念的蒙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阿依克孜·卡德尔;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7 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焦连成;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对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瑞红;程度副词与动词的搭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小利;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丘陵区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对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婷婷;中韩名量词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许高;汉英词汇衔接对比研究及对翻译实践和教学的指导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代虎;中美地理课程标准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艳丽;汉英非基本颜色词中的隐喻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郑书丽;基于语料库英汉财经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倪鹏;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话语标记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瑞雪;新闻英语与法律英语文体的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甘娟;旅馆名称的中英文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罗洁;“风”的概念隐喻的中英文对比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10 阮氏秋香;汉越成语对比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73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73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d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