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图画文字初步研究
本文选题:景颇族 + 文字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景颇族的原始图画文字能够记录简单的语言,文字结构方式以象形和会意为主。景颇图画文字载体多样,早期文字的属性特征明显,对探索文字的起源极具价值。
[Abstract]:The original pictorial characters of the Jingpo nationality can record simple languag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is based on pictograph and conception. The carrier of the picture is diverse, the character of the early characters is obvious, and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text.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早期文字资料库与《中华民族早期文字同义对照字典》”(项目编号:11JJD740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字与南方民族古文字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0BYY049)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世界记忆遗产’东巴文字研究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AZD11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纳西东巴经书新见字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2T50425)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2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J];考古学报;1981年01期
2 赵学先;景颇族从物语到文字的发展[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征;;从符号学角度简谈文字设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任文波;;假借字构造的逻辑特点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刘伟,张必隐;汉字的心理贮存和认知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崔枢华;汉字起于“一”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夏敏;文化视域中的中国文章史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黄慧敏;宋永琴;;古代乐官对传播发展的影响[J];今传媒;2010年11期
7 贾文;古文字中的“口”形区别符号[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8 曹娜;;文字学视域中的《说文解字》[J];沧桑;2008年05期
9 杨艺,王蓉;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实物记事[J];档案学通讯;2000年03期
10 孙顺华;中国文字载体的演变及其规律[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佳;;东巴经中与“茶”有关的常用语用字分析[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镇昌;战国散文文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曾小鹏;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殷晓蕾;生生为艺[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5 甘露;纳西东巴文假借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任爱军;契丹辽朝前期(907~982)契丹社会历史面貌解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8 翟宜疆;水文造字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熊沛军;王世贞书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金河钟;殷商金文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冬冬;甲骨文与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象形字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邬峰高;符{撐淖中伪溲芯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红妤;傈僳竹书与纳西哥巴文造字机制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佳;《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祝福语用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艳花;纳西东巴文经书中省略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洋;论刘师培的上古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慧芬;非汉字文化圈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聪聪;《说文》动物部目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付艳杰;当代艺术生产中的媒介生产活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忻之;方块壮字与喃字《三千字》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反映出的主要问题[J];考古;1976年06期
2 唐兰;;在甲骨金文中所见的一种已经遗失的中国古代文字[J];考古学报;1957年02期
3 ;甘肃古文化遗存[J];考古学报;1960年02期
4 ;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0年02期
5 殷之彝;;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憸”铜器[J];考古学报;1977年02期
6 陈维刚;;瑶族的原始记事方式[J];中国民族;1963年01期
7 徐中舒;;巴蜀文化初论[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02期
8 ;沧源发现新的崖画[J];思想战线;1978年06期
9 殷涤非;罗长铭;;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J];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04期
10 李家瑞;;云南几个民族记事和表意的方法[J];文物;196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东耳;永生;早芒;;花筒裙的来历(景颇族)[J];华夏地理;1988年01期
2 朵示拥汤;;仉片的故事(景颇族)[J];华夏地理;1990年05期
3 雷麻腊;;景颇族习俗规范种种[J];华夏人文地理;1992年04期
4 梁多俊;;笛子[J];中国民族;1979年05期
5 兴易;;别致的情书——景颇族树叶信[J];华夏人文地理;1980年01期
6 刀麻果;陈思清;;娶亲歌(景颇族)[J];华夏地理;1982年05期
7 罗钰;;云南景颇族的旱地农业及其农具[J];农业考古;1984年02期
8 熊永忠;;景颇族DE植物信[J];云南林业;1990年04期
9 马向东;;追寻历史的轨迹——从目脑纵歌的传说看景颇族的原始社会[J];华夏地理;1990年05期
10 何峨;景颇族民间文学调查队;;宁贯娃(景颇族史诗)[J];华夏地理;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桑耀华;;景颇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与两个文明建设[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2 桑耀华;;景颇族山官问题初论[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3 龚佩华;;景颇族的山官和山官制度[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4 肖家成;;景颇族的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5 左梦兰;魏(钅长);;7—11岁汉族、傣族、景颇族儿童概念形成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6 张绍东;;佤族和景颇族创世史诗的对比[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必雨;;一土到底[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8 滕星;;我国原始公社制民族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为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奋斗[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10 霜牧;;民族古籍学者的社会历史责任[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王见红;景颇族发展进步研究会议在盈江召开[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2 记者 赵东平;景颇族研究委员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N];云南日报;2007年
3 王家富;景颇族的天然交响乐舞[N];中国民族报;2003年
4 景罕镇党政办 供稿;陇川县景颇族文化进步发展研究学会景罕分会成立[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5 万永民邋彭绍清 李晓翠;将跨境而居少数民族纳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范围[N];云南政协报;2008年
6 王岩 坐保;歌醉舞狂话陇川[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沈向兴;“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N];云南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许晓蕾;培育主导产业 叫响文化品牌[N];云南日报;2005年
9 赵承;总理德宏访村寨,叮嘱“民生四句话”[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陇川——中国目瑙纵歌之乡[N];云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芳;冲撞与演进:中国景颇社会百年探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田静;藏缅语宾语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张兴堂;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张兴无;西南少数民族财富观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郭振华;滇黔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6 杨德春;《春秋z@梁传》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李宁;认知发展:汉字输入中信息代码加工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悦;基于异体现象描述的东巴文字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曾小鹏;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和继全;白地波湾村纳西东巴文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志萍;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的历史发展变迁探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2 龚济达;云南省德宏州景颇族医药传统知识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叶洁;云南德宏州芒海镇景颇族牛的环境人类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4 应乾;山区景颇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成绩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朱冉;早期图画文字性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丘明秀;云南德宏景颇族特色食品包装设计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7 田晓卿;芒市西山乡弄丙村景颇族社会中的董萨[D];云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鲍宏光;试论基督教在景颇地区的本土化问题[D];清华大学;2005年
9 付元元;景颇族人名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邱雅;云南省傣族、景颇族人群HIV-1感染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074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7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