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代词的主客观分工

发布时间:2018-07-15 13:38
【摘要】:河北黄骅话中有两个第一人称代词:"我"和"俺"。这两个词在句法特点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使用上具有主观色彩和客观色彩的差别。上古汉语中的"吾"和"我"的差别从本质上看也在于主客观的不同,"吾"的主观性强,而"我"的客观性强。具有客观性的"我"在汉语历史上一直沿用,而具有主观性的"吾"后来退出了语言系统。近代汉语中可能由于语言接触而引入汉语的"俺"后来获得了主观性。代词上的主客观分工现象以及其他一些现象表明汉语重视用形式来区别客观性表达和主观性表达。
[Abstract]:There are two first-person pronouns in Huanghua dialect: "I" and "I".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ntactic features between the two words, but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lors in their use. In ancient Chine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 and "I" lies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the subjectivity of "I" is strong, and the objectivity of "I" is strong. The objective "I" has been us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t the subjective "I" withdrew from the language system. I, who may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ese as a result of language contact, acquired subjectivity in modern Chinese.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division of labor in pronouns and some other phenomena indicate that Chines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use of forms to distinguish objective expressions from subjective express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多学科视域的认知研究”(12&ZD119)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叙事语篇的特点研究”(CCL201301)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红;;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分析[J];古汉语研究;2011年01期

2 张俊阁;;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俺”的来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张玉金;论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有无谦敬功能的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沈家煊;;汉语的主观性和汉语语法教学[J];汉语学习;2009年01期

5 乐耀;;从“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的形成看会话中主观性范畴与语用原则的互动[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1期

6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7 曹瑞芳;阳泉方言的动词词缀“打”[J];语文研究;2004年04期

8 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9 沈家煊;;“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J];中国语文;2006年04期

10 朱庆之;;上古汉语“吾”“予/余”等第一人称代词在口语中消失的时代[J];中国语文;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艳;;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级转移规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熊仲儒;;领属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贺学勤;;X-able形容词的主客观性及其语义分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张欢雨;;基于评价理论的朝核问题英语新闻报道的态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张旭;;程度副词“怪”和“够”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9 杨丽梅;;论被字句的主观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10 何姗;;“V起来+AP”中“AP”的认知等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根;赵军;;中文褒贬义词语倾向性的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全升;姚天f ;黄高辉;刘军;宋鸿彦;;汉语意见型主观性文本类型体系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霄军;;主观性语义特征及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雷梦婕;;“VP的/为好”结构前副词分布初探[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赵世举;《尚书》和甲骨金文中人称代词的“格”问题[J];古汉语研究;1990年01期

4 赵振铎;论先秦两汉汉语[J];古汉语研究;1994年03期

5 竟成;简论汉语人称代词[J];古汉语研究;1996年01期

6 张玉金;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地域性和时间性问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02期

7 郭伏良;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原因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李心释;姜永琢;;对话语标记的重新认识[J];汉语学习;2008年06期

9 乐耀;;从语用的认知分析看“不是+NP+VP,+后续句”[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祝中熹;;先秦第一人称代词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三—五世纪汉语语法概论》[J];当代语言学;1978年02期

2 唐作藩;普通话语音史话(五)[J];语文建设;1986年03期

3 张世禄 ,杨剑桥;论上古带r复辅音声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4 许威汉;再论古汉语教材建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5 郑张;尚芳;;上古汉语的S-头[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6 黎江影;;土拐话人称代词浅探——兼论上古汉语是否有格的变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7 郑作广;;上古汉语系词问题的思考与探求[J];河池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8 蒋敏;一个有待重加探讨和限定的古代汉语理论[J];皖西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9 ;会议宣读论文目录[J];中国语文;1996年06期

10 金理新;汉藏语的肢体与动物名词前缀_(S-)[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潘悟云;;汉藏二族,,血肉相连——生物学与语言学的视角[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2 朱轶;;《说文解字》“田”部字小议[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林华东;;从闽南话复合词“同素异序”现象论汉语的类型学特征[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余光煜;;说“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齐林;;汉语系词“是”的研究综合论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副词[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姚春花;张国平;;“毋吾以也”释义商榷[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8 李冬英;;《尔雅》标点二则[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罗智光;;试论古无次清音[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罗根海;力戒望文生义[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汪维辉;古人如何“吃饭”[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赵志研;从古代汉语的演变看民族关系的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李亚明;《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坐标[N];社会科学报;2001年

5 林华东;闽南方言的流播与闽台文化认同[N];光明日报;2010年

6 河南平顶山市二中 李晓红;中古汉语副词“分别”的虚化[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芮东莉;上古汉语单音节常用词本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高迎泽;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3 杨作玲;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呼叙利;《魏书》复音同义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北京大学;1997年

6 王艳红;上古汉语突厥语对应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张凡;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同义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国一姝;基于通假字的上古声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晓东;瑶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亚蓉;《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丹;上古汉语“道路”类词语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2 罗涛;上古汉语名源动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贾李娟;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达正岳;上古汉语数量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倩;从几组同义词的辨析看上古汉语词汇意义对句法功能的制约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渠佳敏;上古汉语声调研究述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成;上古汉语三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孙冬妮;上古汉语助动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张丽;上古汉语颜色词概述[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阿尔森(SKVORTSOV ARSENY);上古汉语及现代汉语篇章主述位推进模式对比[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24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24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1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