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时语法化看“V上”与“V下”不对称的实质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grammaticalization degre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symmetric phenomena in the three stages of "V" and "V" in the three stages of tendency, resultant meaning and stylistic meaning, and uses the "prototype effect" and "Convexity principle" to explain them. Finally, the dynamic evolution from symmetry to asymmetry in "V" and "under V" is investigated from synchronic grammaticaliz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古川 裕;<起点>指向和<终点>指向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2 周统权;;“上”与“下”不对称的认知研究[J];语言科学;2003年01期
3 白丽芳;;“名词+上/下”语义结构的对称与不对称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俊莉;;认知模式的差异对“上”“下”二词使用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付琨;标记理论的介绍与应用[J];汉语学习;2005年03期
3 刘俊莉;;“上/下+馆子/厨房”差异辨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李文莉;“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孙斐,定远;九十年代以来的趋向动词研究述评[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刘俊莉;;试论主导“上”“下”二词使用发展的认知原型特征[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赵英玲;英语空间性隐喻的特性分析[J];外语学刊;1999年03期
8 古川 裕;<起点>指向和<终点>指向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9 朱耕;英语空间性隐喻探微[J];天中学刊;2001年01期
10 古川裕;现代汉语感受谓语句的句法特点——“叫/让/使/令”字句和“为”字句之间的语态变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古川裕;;现代汉语感受谓语句的句法特点——“叫/让/使/令”字句和“为”字句[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峥琳;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2 鞠彩萍;《祖堂集》谓语动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红梅;汉语方言词汇语义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邱斌;古今汉语方位词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霞;《金瓶梅词话》动词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赵亮;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8 陈贤;现代汉语动词“来、去”的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醒世姻缘传》中的趋向动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明宏;从认知角度对空间方位词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3 王晓艳;从认知角度看“时间是空间”隐喻[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晖;单音节反义形容词不对称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华;“上/下”语义演化的认知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李琳;趋向词“起来”的相关格式及其语法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潘海峰;动后“上”的语法化过程和“V上”结构的句法语义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斐;“来”和“去”的语法化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斌;含“进、出”类趋向词的动趋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莲;方位隐喻的认知考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3 刘俊莉;;认知模式的差异对“上”“下”二词使用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4 徐丹;北京话中的语法标记词“给”[J];方言;1992年01期
5 蒋绍愚;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J];古汉语研究;1999年04期
6 古川裕;谈现象句与双宾语句的认知特点[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7 刘俊莉;;“上/下+馆子/厨房”差异辨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李文莉;“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沈阳;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1期
10 周榕!400715重庆北碚;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琼;;“必须”与“不得不”的不对称辨析——基于《毛泽东选集》中“必须”与“不得不”的用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2 燕立乾;;再探“好不AP”——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现象[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8期
3 刘鹏;;英汉人体“部分——整体”转喻[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贾芹;;汉语反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5 张庆文;邓思颖;;论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保留宾语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长丽;;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不对称的原因[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尚新;;从英汉语对比角度谈体的中立化理论构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达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评邹韶华先生的《语用频率效应研究》[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新;语法体的内部对立与中立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峥琳;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陈贤;现代汉语动词“来、去”的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周清艳;现代汉语中“V个N/VP”结构与隐性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童小娥;四类述补短语与位移事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6 王晶;现代汉语实词句法功能的不对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金美顺;空间形容词“深”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9 王晓庆;现代汉语单音节制作义动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彦晶;从“上”和“下”的不对称窥视反义词的不平衡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滢;“去+VP”与“VP+去”的对比分析——兼论语序、位置和不对称现象[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彭吉军;“X不X”结构的语法化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唐明志;顺应OT模式[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美玲;动结式和可能式不对称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宋晓娟;时间副词用于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淑康;语义层面上标记性的原型范畴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段o踥,
本文编号:2135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3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