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词典》中作格动词释义情况的考察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25 07:57
【摘要】:文章全面考察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作格动词的释义及配例情况,归纳了该词典中这类动词的释义类型、义例关系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释义疏漏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并以这一典型的句法—语义接口现象为例,探讨辞书释义中的句法化、结构化、一致化等相关问题。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interpretation and matching of the case verbs in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5th Edition) are reviewed, and the interpretation types, se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se verbs in the dictionary are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interpretation omissions,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solving them, and takes this typical syntactic and semantic interface phenomenon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syntactic, structured, consistent and other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ctionari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构式系统研究”(项目批准号:10JJD740001)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10YB01)的支持
【分类号】:H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杰;“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J];语言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吴庚堂;“被”字的特征与转换[J];当代语言学;1999年04期

3 戴卉;语法教学能否促进语言习得[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S2期

4 刘雪春;汉语形式语法研究发展轨迹[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5 贡献;动词词库模型之解释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黄大网,陈明瑶;研究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得力工具——香港儿童粤语语料库项目概览[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袁秀凤;;非宾格动词理论研究浅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许艾明;“主动形式被动意义”之理论探源[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许智坚;语料库语言学及其应用[J];龙岩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10 力提甫·托乎提;维吾尔语动词的分类──试谈动词的句法-语义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毕玉德;程兰涛;;韩国语动词语义分类树的推导[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沈阳;顾阳;;汉语合成复合词的词库和句法界面特征[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何晓丽;陈小荷;陈锋;钱小飞;;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的自动生成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2 高明乐;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谢晓明;相关动词带宾语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杰;不及物动词带主事宾语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何文忠;中动结构的认知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彭锦维;现代汉语受事前置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检验“非宾格陷阱假设”[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曹道根;现代汉语被动式原则与参数模型[D];复旦大学;2005年

10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静;论领有名词结构的生成[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虎;英汉存现句的最简探索研究[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3 俞建耀;二语习得过程中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的综合解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4 张R,

本文编号:2143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43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d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