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数目大写字源流考辨
[Abstract]:The large number of characters is an important writing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Chinese character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economic life. Its members come into being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s far as the word relation is concerned, the meaning of "one", "two" and "three" is the result of extension of word meaning, and the meaning of "imputation", "Qi", "l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are the phenomenon of false borrowing of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ife promotes the systematiz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characters, which in tur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and anti-counterfeiting of economic life,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normative contents in the field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 China.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娄可树;;账目正式使用大写数字当始于唐代[J];文史杂志;2008年05期
2 侯嘉亮;大写数字的来历[J];咬文嚼字;2004年12期
3 黄今许;;大写数字起源于何时[J];咬文嚼字;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崇琛;;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新闻篇章[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吴敏;田益琳;;《老学庵笔记》词语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范家全;吴晓萍;;两宋与辽金外交之比较——以盟约和国书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张琳琳;;从开放到简约:唐宋服饰文化的变易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5 张大勇;;《广韵》异读字的来源和分类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诸葛忆兵;;“以诗为词”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宋德金;辽金文化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8 胡坤;;宋代荐举与士风[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9 刘顺;;宋儒“身体诗学”刍论[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10 张希清;;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上)[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泰宇;;未行用的绍熙元宝背“四”折五大钱试铸探源[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七期[C];2008年
2 曲如意;孙文钟;;试析宋代史料笔记中医药学资料的研究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韩美仙;基于药物重量实测的经方本原剂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欣;宋代商人家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艳艳;宋代赦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4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蓓蓓;基于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7 郭云;黄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国武;王安中诗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欧阳秀敏;宋代占卜风气中的士人行为与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X;南宋“中兴四大家”词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兆宏;关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釠的探讨[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2 朱雷;;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的北凉“按赀配生马”制度[J];文物;1983年01期
3 杨际平;灩氏高昌土地制度试探(下)[J];新疆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4 胡继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量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2期
5 戴应新;;祖国医药学史的重要文献——《吐鲁番出土文书》学习札记[J];文博;1984年02期
6 李步嘉;一份研究西凉文化的珍贵资料——建初四年秀才对策文书考释[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0年06期
7 王素;;吐鲁番所出高昌取银钱作孤易券试释[J];文物;1990年09期
8 卢向前;论麴氏高昌臧钱——67TAM84:20号文书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9 柳洪亮;;略谈十六国时期高昌郡的水利制度——吐鲁番出土文书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10 刘瑞明;吐鲁番出土文书释词[J];西域研究;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乜小红;;试论唐代马匹在丝路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2 陈国灿;;唐西州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3 孙继民;;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府兵的征行制度[A];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1993年
4 李锦绣;;唐前期的附加税[A];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1993年
5 李树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高昌回鹘文化[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卢开万;;贞观以后唐政府在北方的限奴措施[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7 高子华;;唐代前期粟特人的经济活动[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8 敏春芳;;敦煌愿文语词诂解[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刘戈;;从bitidim(我写的)看回鹘人的文化[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许伟伟;;《天盛律令·节亲门》对译与考释[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宣;我国专业古籍出版社年出书品种逾5000种[N];中国文物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沙知;六十年交往漫忆[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晓海;从书札中阅读历史[N];光明日报;2009年
4 孙继民;唯物史观学术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杨雪梅;西夏文明,在破解古文献中“复活”[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朱乃诚;文字考古[N];光明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祝晓风;国家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今天开展[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寇克红 赵治瑞 辑录;骆驼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N];张掖日报;2010年
9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二)[N];衡水日报;2011年
10 武汉大学 乜小红;简谈中国古代订立契约的方式[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杧娟娟;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秋红;《吐鲁番出土文书》异体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潘Y"灄;《吐鲁番出土文书》校堒及字形谱[D];西南大学;2012年
3 陆娟娟;吐鲁番出土文书俗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蓉;唐代西州地区的婚姻家庭状况[D];兰州大学;2008年
5 高鹏举;唐代西州农田水利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R壵,
本文编号:2143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4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