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高职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8-07-29 15:08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逐渐走向了高职教育的边缘,直接造成了学生课程学习体系的不健全,制约了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此,本文讨论了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意义,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当前高职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战略对策。
[Abstract]:At present, Chines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gradually led to the edg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has directly caused the unsound system of students' curriculum learning and restricts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
【作者单位】: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分类号】:H193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问题、归因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伏仙;;刍议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创新[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11期

2 李玉华;;我国高职语文教育面临困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山;李卫英;;道德及其生活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刘荆龙,韩洪恩;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几个问题[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3 赵莹;;“实用性”和“人文性”两手都要硬——对高职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J];大学时代;2006年09期

4 陈倩;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高校的考试改革[J];高教探索;2005年02期

5 傅春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6 杨德广;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J];高教探索;2005年06期

7 翟海魂;;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初探——一个历史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梁燕;WTO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浅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李振汕;高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十大趋势[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10 李歆;关于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衣丹彤;;语篇理解中歧义句歧义消解的认知解读[J];才智;2010年09期

2 达正岳;;上古汉语数量词研究的现状及意义[J];黑龙江史志;2010年01期

3 陆钜一;“现状、原因、对策”写法提示[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孙培华;陶晨;;大学语文现状及改革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0期

5 刘春丹;;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6 张晶晶;李占芳;;语码转换在校园交际中的体现[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7 李军;;文本细读式教学的意义与策略[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陈青;;电影片名的翻译[J];电影评介;2007年10期

9 曾宪柳;;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与改革[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温昌衍;;论客家方言的保护[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芳芸;;《医古文》中“死”义词语群的意义探析[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荣馨;;论功能域的概念[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申晓亭;;少数民族文字拉丁转写的意义与方案[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罗燕萍;;浅谈普通话轻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丁洁;;最切近的对等[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淑娟;黄国华;;“可”是不成词语素吗?——兼谈“可”的意义与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郝敏;;现代汉语“不+NP”结构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朝军;;网络语言的产生原因及其发展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嘉伟;亢世勇;;新词语研究的现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刘丽杰;;口译中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黄彪;语言文字 说“贰”[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危兆盖;研究近代中日汉字文化互动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2年

3 李学勤;作为专门学科的国际汉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赵小东;句法规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5 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温建平;翻译中价值组合体的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7 葛现茹;注意、意识与焦点式语言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8 匡鹏飞;时间词语前后分句共现状态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2 蒋伟娜;论同声传译中的信息缺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李丽;关于取效行为失败的英汉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许翠英;泰国汉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丁彩霞;口译中违反合作原则的必要性[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步鑫;二语习得中的僵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波;幽默话语的语用研究:幽默言语行为与语用策略[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洪静;道歉言语行为的多维透视[D];山东大学;2005年

9 陈一睿;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及教学[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孔亚明;歧义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53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53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1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