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类时间介词的使用及其框架组合
[Abstract]: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general corpus of modern Chinese of the State language Committee, the autho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the "from" class time prepositions, analyzes the scope of their use, and probes into the nature of the "from" class time prepositions. Contrasting its use differences, and describing and summarizing the combination law of the frame of "Cong" class time preposi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分类号】:H1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用”字介词框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周四贵;;《马氏文通》的介词理论及其发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鲁方冰;;论“V+P+Np”中介词的虚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4 胡静敏;;程度副词“非常”与“格外”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5 董强;;浅析介词“同”的产生[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刘瑞红;;介词“自”和“从”历时比较简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马国彦;;“N的V”短语的篇章功能:衔接与组块[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郝璐;;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组易混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9 仝佩颖;;“V在”和“V于”的语用差异及认知解释[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10 张田田;;“为”类介词的语用功能[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钟明荣;谢双园;;古今介词类型之比较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爱玲;汉语、印尼语限定性与描写性状语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陈全静;汉语并列式双音时间副词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卜雅娜;明清以来汉语介词的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云峰;北京话介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孙淑营;《列子》介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文成;越南学生汉语“是……的”句式的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孔燕;《封神演义》处所介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向颖;基于致使范畴的现代汉语“使”字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万智慧;“曾经”与“已经”的对比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宇;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类介词“对、向、给”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苏文文;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芳源;个案儿童朝向介词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衡;介词框架“PX以后”考察[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金花;;时间介词“投”的产生及演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吴金花;;时间介词“待”的产生及发展[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吴金花;;中古汉语时间介词演变动因考察[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吴金花;;时间介词“用”的产生及演变[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周文华;;外国学生习得时间介词的中介语考察[J];汉语学习;2011年02期
6 吴金花;;时间介词“去”的产生及演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史冬青;;时间介词“当”的产生及发展[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卜雅娜;明清以来汉语介词的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金花;中古汉语时间介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佛本行集经》时间介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月清(Uraiwan Sae-Wong);汉语时间介词“在”、“从”与泰语相应时间词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3 梁振;现代汉语中引进处所、时间的介词之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褚立红;《鹤林玉露》介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米兰;汉捷语表达空间和时间介词用法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Panov Volodymyr(沃龙);汉语“在+宾语”介词短语与乌克兰语相应表达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媛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介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顾秀群;《庄子》介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璇;《儿女英雄传》介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迪;宋代新兴介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57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5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