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V走”和“V去”的替换条件及其认知理据

发布时间:2018-08-01 15:58
【摘要】:"V走"和"V去"(本文分为"V去1/去2")都表"离开"、"位移",但其路径图式、扫描方式及表价值观的语用动因各自有别。"动程"最短的是"处理"义的"V去1",语义特征是[+离开][+位移][-动程][ 目标];"动程"最长的是"给予"义的"V去2",为[+离开][+位移][+动程][+目标];介于二者之间的是凸显"无目标"的"V走",为[+离开][+位移][+动程][ 目标]。这些语义特征制约着"V走"和"V去"的替换条件,进而决定其语用选择。而基于路径图式的认知动因,则是联结和贯穿句法、语义、语用的内在制约因素。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动趋式其他成员的研究。
[Abstract]:"V walk" and "V go"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V go 1 / go 2") both show "leave" and "displacement", but their path schema, scanning mode and pragmatic motivation of expressing values are different. " The shortest "moving distance" is the "V to 1" which deals with the meaning of "V to 1". The semantic feature is [leave] [displacement] [- motion range] [objective]; the longest "motion path" is "giving" meaning "V to 2", which is [leave] [displacement] [moving path] [objective]; somewhere between the two. In the middle is the "V walk" which highlights the "no goal", is the departure [displacement] [moving range] [target]. These semantic features restrict the substitution conditions of V-walk and V-go, and then determine their pragmatic choices.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based on path schema is the internal restriction factor of linking and penetrating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This analys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other members of the kinetic approach.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伯江;;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J];语言科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周国光,黎洪;现代汉语制作动词的配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卢英顺;;“上去”句法、语义特点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9 周元琳;“(一)点儿”的语法功能和语用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10 唐爱华;安徽宿松方言的指示代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邢红兵;;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动词用法频率词典[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楚群;;论现代汉语中非典型连动句式“V起来+AP”[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万龙;;方位词“前”的歧义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艳林;;“差一点(没)VP”的歧义原因与分化[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会;;试论“不大+V/A”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明慧;李平华;;“V+T+N”和“V+N+T”句式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3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施栋琴;进行概念的表达和情状类型——英汉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3 李小芳;临县三交话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李肃宁;俄汉语空间关系表达形式和手段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王晓亮;汉语一价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徐敏;英语中的性别岐视[D];湖南大学;2001年

7 谢钰;语法化和情态动词的完成形式[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天佑;关于VA了动补结构[D];延边大学;2001年

9 王群;《醒世姻缘传》副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季安锋;时间副词“老”、“老是”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2 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3 陈平;描写与解释:论西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01期

4 徐烈炯;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04期

6 陶红印;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J];语言研究;2000年03期

7 董秀芳;述补带宾句式中的韵律制约[J];语言研究;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增霞;心理动程体“VV”[J];语文学刊;1999年03期

2 张立平;英汉语中T范畴的特征差异[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刘丽华;;把字句中的向字短语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4 孙忠;普通话“儿化”现象语音性质新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5 郭辉;;普通话水平测试三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王弘宇;“一面p一面q”与相近格式的意义纠缠[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7 解正明;;提取和位移与约束论[J];辞书研究;2006年04期

8 单春樱;;“把字句”处置性的实现和处置的双向互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周有斌;浅谈形补谓语句[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谢文芳;;“在+NP+V+N”句式诸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考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何广见;“ian”不等于“i+an”及其他[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2 高振忠;普通话学习中的 高原期成因及对策[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甜;汉语空间极性词组配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郭晓妮;古汉语物氃位移概念场词_Y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琳;趋向词“起来”的相关格式及其语法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珊珊;“V出”及其相关问题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全静;汉语介词框架“PP上”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蒙;“济南普通话”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河斗振;汉韩运动动词事件框架表达的对比分析[D];北京大学;2011年

6 王萍;邯郸话的声调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7 马双;完结补语“好”“完”“成”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滢;“南宁普通话”韵母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58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58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0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