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郭沫若翻译与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04 12:39
【摘要】:郭沫若是我国著名诗人和剧作家。综观其文学成就,我们不难发现,其诗歌、戏剧和小说的创作大大受益于外国文学的翻译,同时他的创作也促进了其翻译水平的提高。在翻译与创作两者间相互影响下,郭沫若在翻译和创作上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1011317B)
【分类号】:I206.6;H0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池;论郭沫若史剧的悲剧艺术[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张少鹏;;早期创造社与胡适的翻译论争[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3 王惠珍;;译本接受的天时地利人和——探析为何《老人与海》的两个译本在大陆遭遇不同的命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4 殷淑文;;天平的两端,译者的选择——作者、译者、读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朱宝锋;;辜鸿铭翻译活动的多元系统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6 黎荔;;现代文学中的城墙[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高路;;从《挪威的森林》在中国的译介看翻译文学的二次生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李乐平;闻一多前期文艺思想的复杂性及其原因分析[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9 李志毓;;论大革命时期青年的激进意识与历史根源[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10 马小丰;;英国文学翻译择介的意识形态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铮;;论《<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A];创造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2 赵大浩;冯剑秋;;创造社时期郭沫若的诗论[A];创造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吴中杰;;创造社与表现自我的艺术[A];创造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4 朱贵平;;创造社与西方现代主义[A];创造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5 陈俐;;郭沫若与少年中国学会同乡同学关系略考[A];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C];2007年

6 咸立强;;郭沫若与《洪水》[A];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C];2007年

7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姚全兴;;梁启超与柏格森生命美学[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两种传统[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10 俞兆平;;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7 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D];暨南大学;2003年

8 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复旦大学;2003年

9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子晋;论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盛一隽;从目的论看清代重大事件中口译员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周雯;时代对于翻译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昊;村上春树在我国的译介与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维春;译者主体性在傅雷翻译中的介入[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余秀婷;从词汇层面看儿童文学的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杨光;19世纪末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献翻译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林;伟大的翻译家郭沫若:创作·思想与翻译[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大根;;韩国报刊上的郭沫若[J];郭沫若学刊;2011年02期

2 周海波;论郭沫若与五四知识者的生存文化观念[J];东岳论丛;1993年01期

3 王光东;文学创作主体的解放——郭沫若前期文艺美学思想论[J];江汉论坛;1987年12期

4 张斌;;从有限走向永恒——论郭沫若文学创作中死亡观的嬗变[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03期

5 陈方竞;;郭沫若战国史剧创作的文化根寻[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6 尹珊娜;;论郭沫若的文学创作特色[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11期

7 王骏骥;郭沫若散文刍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8 张杰;宋阜森;;关于郭沫若与现代文学的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9 彭阜民;郭沫若与外国文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10 赵畅;;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评选有感[J];野草;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在胆魄与睿智的结合点上——论郭沫若文学创作的创造性思维[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2 税海模;;郭沫若留下的文化启示[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3 高国平;;向世界打开窗户——郭沫若与外国文学[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4 王骏骥;;郭沫若散文初探[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5 刘悦坦;魏建;;论郭沫若“泛神”的艺术思维方式[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6 白坚;;郭沫若题画诗浅探[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7 周海波;;论郭沫若与“五四”知识者的生存文化观念[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8 税海模;;郭沫若与马克思主义[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谷言;;“大哉鲁迅”——读郭沫若论鲁迅的两篇佚文[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10 李继凯;;女神再生:郭沫若的生命之歌[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树伟;翻译帮我找到自己诗歌声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蔡震;“脚踏实地而神游天外”[N];文艺报;2011年

3 匡生元;“鲁奖”翻译奖空缺真是没有精品吗?[N];深圳商报;2010年

4 ;郭沫若笔下的《百花齐放》[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杨新元;浙江省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有声有色[N];文艺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孙研;郭沫若艺术研究会丰富精神文化生活[N];抚顺日报;2007年

7 记者 曾衡林邋熊远帆;我省文学创作在全国频频折桂[N];湖南日报;2007年

8 枫文;繁荣瓷都文学创作[N];潮州日报;2007年

9 民文;恩施设民族文学创作基地[N];文艺报;2009年

10 伍雪平;东城与中国作协首度签约[N];东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晓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欧美与留日学生文学观研究(1900-1930)[D];复旦大学;2009年

2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3 张海;前后蜀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林朝霞;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D];厦门大学;2007年

5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昝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李志梅;报人作家陈景韩及其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勇;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平;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刘欢;汉代文学审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薇;改写理论视角下清末民初《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翻译及其对《霍桑探案集》创作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吴静雅;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林纾的翻译对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孙菲;医学背景下的文学之路[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童洁萍;中西思维模式视角下的鲁迅作品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振兴;“五四”科学语境中郭沫若的文学创作[D];青岛大学;2004年

6 朱琳;翻译之改写[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媛媛;会话含义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人物语言的语用分析及翻译[D];广西大学;2005年

8 曹丹丹;论郭沫若抗战史剧中的日本文化因素[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艳;生命诗学的深层律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秀琴;自然与人生的婚礼[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63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63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5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