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陈望道修辞观与“温柔敦厚”审美观

发布时间:2018-08-10 22:13
【摘要】:正陈望道是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和语言学家,也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他翻译并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名著《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有了第一部科学而系统的修辞学著作,它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陈望道在建立中国现代修辞学体系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历史功绩不仅在于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精辟见解,还在于他为现代修辞
[Abstract]:Zheng Chen Wangdao is a famous educator, rhetoric and linguist in China, and also an early Marxist. He and Chen Duxiu organized the Marxism Research Society in Shanghai. 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which he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was the first full Chinese translation. In 1932, Chen Wangdao's famous rhetoric book, "rhetoric in Fa Fa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afan"), was published. It marks the first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rhetoric work in China, which is a monument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rhetoric. Chen Wangdao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modern rhetoric system. His historical achievement lies not only in leaving many insightful opinions for posterity, but also in his contribution to modern rhetoric.
【作者单位】: 江苏警官学院管理系;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H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春林;移就辞格浅谈[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2 武小军;;川北方言“ABB”式叠字摹状与语义例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张利莹;;广告语言中的双关[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陈小慰;;外宣标语口号译文建构的语用修辞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殷相印;;警察交际口语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沈秀丽;;网络语言浅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张素格,孙书杰;引用修辞生成的历史文化根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钟馥兰;英语移就辞格的语用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9 许光灿;黄琼;;仿拟格的新闻语体特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10 徐漫;阎连科小说修辞现象浅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谢旭慧;;喜剧小品的语言美[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校华;;浅析汉语象声词的转义及修辞效果[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忠;修辞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D];黑龙江大学;2003年

2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肖剑南;东有启明 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静;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以古代判词为中心[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李良炎;基于词联接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林大津;跨文化言语交际:互动语用修辞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红;华文教材课文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廖怀宝;英汉语逗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钱雅欣;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丁建川;汉语典故词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金文;言外之意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郭洪蔚;鲁迅周作人对现代杂文文体的创造[D];青岛大学;2004年

7 刘筠梅;汉语叠音现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齐昆;《文则》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杜宝莲;反问的否定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肖治野;“怎么”反问句的研究及其教学思考[D];暨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磊;陈望道先生对修辞学的历史贡献[J];修辞学习;2001年02期

2 李;;陈望道谈上海语言学界的倾向问题[J];当代语言学;1962年07期

3 ;倪宝元教授荣获陈望道修辞学奖[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4 ;第二届“陈望道修辞学奖”评奖申报开始[J];修辞学习;1995年03期

5 汪树福;;谭永祥获第三届陈望道修辞学奖[J];民主;2000年06期

6 秦凤珍;陈望道与现代语文教育[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吴家珍;努力探索文学语言的奥秘——纪念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出版65周年[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高万云;陈望道与钱钟书:修辞学之双峰并峙[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申小龙;;陈望道功能学说与当代功能语言学——纪念陈望道诞辰100周年[J];学术月刊;1991年03期

10 周艳华;浅论陈望道《作文法讲义》的写作理论贡献[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希杰;;评说所谓“修辞学革命”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钟玖英;;谈修辞学“困境论”之争[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3 王希杰;;修辞研究,修辞学史,修辞学评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4 唐雪凝;孔令超;;试论与三一语言学相关联的两个问题[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陈光磊;方向明 道路正 前程远[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2 陈光磊;何必再来“倒装”?[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3 腾慧群;索绪尔学说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宗廷虎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修辞学会及华东修辞学会顾问;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王鹏;舒新城和首版《辞海》[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刘焕辉 江西婺源人 南昌大学教授;言语交际学的草创与重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鹏;舒新城和第一版《辞海》[N];团结报;2009年

8 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修辞学:“交叉学科”抑或“跨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2 肖书文;中日当代修辞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英华;语言学视角下的传记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香;《修辞学发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2 姜亚维;陈殭《文则》修辞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贤斌;传媒语言中的非言语修辞[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4 时秀娟;修辞中的偏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凌;现代汉语语序与修辞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佳淼;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7 杨兰;汉字本体的修辞观照[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庆伟;《修辞学通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陈永敬;排比的构成特征及排比项数限制的心理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晓丹;汉字修辞格的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76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76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b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