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平话的归属和汉语方言分类

发布时间:2018-08-12 15:47
【摘要】:《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平话划为独立的大方言,学术界对此存在疑虑和犹豫。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类型是汉语方言分类的主要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勾漏粤语应归属平话,晋语应回归官话。徽语是独立的混合型方言。赣语和客家话是根据文化认同分立的两大方言。现代汉语可以分为九大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平话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徽州话。
[Abstract]:The Chinese language Atlas is divided into independent dialects, which has been questioned and hesitated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dialect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ype of middle-ancient turbid consonants. According to this standard, Cantonese should belong to plain dialect and Jin dialect should return to Mandarin. Huiyu is an independent mixed dialect. Gan dialect and Hakka dialect are two dialects separated according to cultural identity. Modern Chinese can be divided into nine dialects: Mandarin dialect, Wu dialect, Xiang dialect, Min dialect, Cantonese dialect, Pingdialect dialect, Jiangxi dialect, Hakka dialect, Huizhou dialec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焕典 ,梁振仕 ,李谱英 ,刘村汉;广西的汉语方言(稿)[J];方言;1985年03期

2 熊正辉;广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7年03期

3 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9年04期

4 余霭芹;粤语方言分区问题初探[J];方言;1991年03期

5 梁敏,张均如;广西平话概论[J];方言;1999年01期

6 王福堂;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的归属[J];方言;2001年02期

7 伍巍;论桂南平话的粤语系属[J];方言;2001年02期

8 李小凡;;汉语方言分区方法再认识[J];方言;2005年04期

9 李连进;;平话的分布、内部分区及系属问题[J];方言;2007年01期

10 伍巍;;粤语[J];方言;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素珍;何亚南;;南北朝时期语气词“耳”、“乎”的南北差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吕延;;怀宁方言的归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张世方;;也谈北京官话区的范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李蓝;“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中的汉语方言问题[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年04期

5 范凤菁;;濮阳方言的人称代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6 范凤菁;;河南濮阳尖团音初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7 蒋红柳;;普通话推广与汉语方言变异[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8 何丰;;湘方言与日语语音相似点的比较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彭泽润,彭建国;“南岭方言群岛”:方言学的新大陆[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10 刘祥友;;湘南土话古全浊声母音变现象探微[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关英伟;梁晓丽;;广西横县陶圩平话入声分化的发声类型[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郭威彤;梁青青;裴东;李锦珑;杨鸿武;;普通话到西安话的韵律转换[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姜恩枝;西洋传教士资料所见近代上海方言的语音演变[D];复旦大学;2011年

3 温昌衍;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丘学强;粤、琼军话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6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罗昕如;湘南土话词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奇勇;湘南永州土话音韵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汝庆;二十世纪以来香港中文报纸语言的变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罗丹;桂南平话古入声字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刘静;山西大同方言的实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谢静;隆安丁当平话副词系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贾少宁;汉语塞音韵尾对英语清塞音尾负迁移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严元容;泉港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素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韦秋珍;覃塘勾漏粤语与壮语关系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邢建丽;信阳方言词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区靖;穗港粤语舒声调共时变读研究—以上、去声的交错为例[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国泉 ,唐志东;信宜方言的变音[J];方言;1982年01期

2 张盛裕;;太平(仙源)方言的声韵调[J];方言;1983年02期

3 王太庆;;铜陵方言记略[J];方言;1983年02期

4 黄典诚;闽语的特征[J];方言;1984年03期

5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6 李荣;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J];方言;1985年02期

7 梁猷刚;广东省北部汉语方言的分布[J];方言;1985年02期

8 李荣;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几点意见(二)[J];方言;1985年03期

9 张振兴;闽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5年03期

10 杨焕典 ,梁振仕 ,李谱英 ,刘村汉;广西的汉语方言(稿)[J];方言;198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胡萍;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蔚;四川达县新胜“长沙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均如,,梁敏;广西平话(续2)[J];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04期

2 林亦;从方言词看广西粤语平话与江西客赣方言的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3 胡萍;关峡苗族平话特色词漫谈[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封家骞;平话方言探讨三题[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张均如,梁敏;广西平话[J];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03期

6 林亦;关于平话等的壮语借词[J];民族语文;2003年02期

7 王福堂;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的归属[J];方言;2001年02期

8 李连进;桂南平话的历史来源、代表方言及其历史层次[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9 黎曙光;略论横县平话语音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胡萍;谢桂香;;湘西南苗族“平话”词汇的年龄变异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关英伟;梁晓丽;;广西横县陶圩平话入声分化的发声类型[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林仲湘;;学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语言学的科研工作[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蓝武芳;广西方言的文化生态[N];广西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宏宇;我国语言学的基础性工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杨映川 实习生 翟晶晶 杨璞;方言注定是要被牺牲的吗?[N];广西日报;2004年

4 记者/罗猛;“桂北平话与周边方言”学术研讨在邕举行[N];广西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贾梦雨 本报实习生 徐晨卉;方言文化焦虑背后的人文沉思[N];新华日报;2009年

6 张振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与中国地理语言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李蓝;语言濒危,方言告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游汝杰;推广普通话 善待方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韦名应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清浊音变圈:自然演化与接触影响的碰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许們;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可可;南宁市吴圩镇平话语音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2 毛格娟;湖南宁远平话介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玉贤;桂林市穿山乡平话[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杨希英;桂林市朝阳(西村)平话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玉朝;《元刊全相平话五种》量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晶;汉壮名词组语序的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7 覃东生;宾阳话语法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8 刘世余;方志视角下的桂南平话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9 褚俊海;桂南平话与白话的介词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10 杨荣广;改写理论视角下杨氏夫妇《宋明平话选》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79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79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4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