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移民对喀喇沁地区民族构成及语言接触模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17 08:47
【摘要】:移民对喀喇沁地区民族构成和语言接触模式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平泉县移民开始早、规模大,蒙古族村落成为少数孤岛,在边缘孤岛中,蒙古语以蒙古族聚居的自然村为依托,不同程度地得以保存和传承。喀喇沁旗移民开始早,但受土地所有权限制,形成蒙汉杂居模式,程度逐渐加深,兼用、转用彼此的语言成为自然选择,随着汉族人口占优势,汉语替代蒙古语的趋势开始形成。宁城县的移民开始早,由于有清廷的支持和专门开发机构,移民可以大规模地、独立地建村并开发利用当地的土地和山林,居住模式是分离式的,蒙汉民族各保一方,杂居程度较低,蒙古族聚居村落较好地保存了蒙古语。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移民及其居住模式深受时局影响,在康熙之前蒙汉自然杂居,乾隆后汉族移民占优势,民国及新中国建立后出现一个调整过程,杂居程度加深,但程度不及喀喇沁旗。在蒙古族聚居的自然村中,蒙古语保留程度比喀喇沁旗好,但不如宁城县。
[Abstract]:Immigrant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ethnic composition and language contact model in Karakerqin. The migration of Pingquan County began early and on a large scale, the Mongolian village became a few isolated islands. In the marginal isolated island, Mongolian language was preserved and passed on in varying degrees based on the natural village inhabited by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The immigrants of Karakat Banner began early, but limited by the land ownership, formed the mixed mode of Mongolian and Han, the degree gradually deepened, used both, switch to each other's language become natural selection, with the Han nationality population dominating. The trend that Chinese replaces Mongolian language begins to form. The immigrants in Ningcheng County started early. Thanks to the support of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specialized development agencies, immigrants could build villages on a large scale and independently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local land and forests. The housing pattern was separate, with the Mongolian and Han nationalities protecting one side of the other. The degree of mixed residence is low, and the Mongolian language is well preserved in the villages inhabited by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The immigrants and their living patterns of Karakerqin left-wing Mongolian Autonomous County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current situation. Before the Kangxi period, the Mongolian and Han people lived together naturally, the Han nationality immigrants were dominant after the Qianlong period.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New China were established, there was a process of adjustment, and the degree of mixed residence was deepened. But not as far as the kala Qin Banner. In the natural villages inhabited by Mongolians, Mongolian language is better than Karaqin Banner, but not as good as Ningcheng County.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个案研究”(项目编号:07BYY05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2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勤璞;;塞北与江南:喀左县吉祥寺的十六罗汉壁画[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Ш·罗卜桑旺丹;金柱;;关于蒙古语名词术语问题[J];蒙古学信息;1988年04期

2 吉木彦;论蒙古语名词术语的一般审定原则[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3年02期

3 哈斯巴特尔;;蒙古语词和朝鲜语词的比较(上)[J];民族语文;1993年04期

4 H.Б.巴德加耶夫 ,范丽君;蒙古语中的塞擦音銼[J];蒙古学信息;2001年03期

5 达胡白乙拉;;蒙古语基本动词短语结构关系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包桂兰;哈斯其木格;呼和;;基于EPG的蒙古语辅音发音部位研究[J];民族语文;2010年03期

7 吉日嘎拉;;试析契丹语和蒙古语的共用语言[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即实;关于山(山丶)二字[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Z1期

9 照那斯图;道布;;天宝宫八思巴字蒙古语圣旨碑[J];民族语文;1984年06期

10 哈斯巴特尔;蒙古语“女婿”“媳妇”“嫂”等称谓词探源[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山丹;;蒙古语标准音水平测试系统设计构思[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胡阿旭;格根塔娜;吕士良;于洪志;;肃北蒙古语复元音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呼和;;蒙古语实验语音学发展历程及最新成果介绍[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通拉嘎;赵小兵;;论蒙古语词素切分的实现[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5 图雅;;蒙古语土尔扈特土语元音的固有特性[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敖敏;;蒙古语肃北土语单词韵律模式初探[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姜文斌;吴金星;长青;赵理莉;刘群;那顺乌日图;;蒙古语词法分析的生成式统计建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斯·劳格劳;华沙宝;萨如拉;;基于NFA的蒙古语词法分析算法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胡阿旭;吕士良;格根塔娜;于洪志;;蒙古语松紧元音言语空气动力学[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10 胡阿旭;吕士良;格根塔娜;于洪志;;蒙古语松紧元音言语空气动力学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晓红 朱丹林;梅力更召,延续300年的蒙古语诵经[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勿日汗;内蒙古全面启动“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记者 王中宙;全国第二届蒙古语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内师大召开[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4 本报记者 塔娜;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提供资源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霞 通讯员 包图娅;走向世界的蒙古语[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6 记者 石向军 通讯员 百音;全国首个蒙古语服务信息平台投入使用[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7 本报记者 唐红丽;蒙古语可解读契丹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驻站记者 郭海鹏 通讯员 冰洁;正蓝旗发挥蒙古语标准音优势[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9 记者 塔娜;深化蒙古语术语规范化标准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实习记者 格根哈斯;市场需求促我市形成学习新蒙古语热[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凤;蒙古语熟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海银花;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名词语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林八鸽;《蒙古语连接形式知识库》的建设[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宝音陶格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蒙古语熟语[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双山;蒙古语科尔沁土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苏义拉;图瓦语中蒙古语借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敖敏;基于韵律的蒙古语语音合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8 包桂兰;基于EPG的蒙古语标准音协同发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山丹;蒙古语标准音声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7年

10 包萨仁;蒙古语族东乡语与汉语的接触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哈斯格日勒;关于蒙古语五畜名称的理据特点[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马丽萍;蒙古语网络语言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韩百岁;计算机界面用蒙古语术语规范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刘萨日娜;关于蒙古语幼畜幼崽名称[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王荣华;扎鲁特蒙古语土话地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长青;《蒙古语语法信息词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白嘎拉;近十年蒙古语术语规范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香莲;蒙元时期蒙古语与位格的蒙式汉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包志红;《蒙古语语义信息词典形容词分库》的构建[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哈斯其木格;巴林右旗蒙语授课中小学蒙古语使用情况[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87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87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b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