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俗语词考释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modern Chinese dialects and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culture seeking mea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six common word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read: pour, occlusion, hang Tang, sheep head, fish garden, main axe (pillar axe), so as to be in Fang Jiayun's ear. The entries are arranged in sound order, followed by notes.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朱子语类》词语研究”(项目编号:10YJC740028)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宋代语录词汇特色研究”
【分类号】:H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吝;刘同渝;黄汝堪;;人工鱼礁的起源和历史[J];现代渔业信息;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姚徽;论朱熹《论语集注》的特点及贡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李凤鸣,王为东;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李梅训;简论欧阳修《诗本义》对《毛传》、《郑笺》的批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肖建新;;宋代的监察机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6 汪大白;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历史转折──朱熹“以《诗》言《诗》”说申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郭淑新;朱子、阳明圣人观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粟品孝;文本与行为:朱熹《家礼》与其家礼活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王竞芬;逍遥安乐的审美人生——略论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时仪;;《朱子语类》的文献价值述略[A];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怀棋;;太极文化与和谐思维[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高建立;;闽学与佛学之关系研究——以朱熹哲学思想为中心[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东屏;潘红霞;;朱熹理欲观新释[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天庆;徐朝旭;;静、虚工夫与明中后期儒、道交涉——以朱熹后学蔡清为例[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胜梅;;方言的语用特征与普通话训练——以江西人所说地方普通话为考察对象[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宇;;朱学在温州的传播与永嘉学派的消亡——南宋区域文化与主流文化互动的个案研究[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傅新营;宋代格韵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张国义;朱谦之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海江;汉语方言义位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悦;诗与思之和谐交融——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象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戴和冰;《汉书·艺文志》至《宋史·艺文志》易类书目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4 张青;论汤显祖诗歌的主情特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董煜宇;朱熹科学思想管窥[D];郑州大学;2001年
6 陈颖;宋代动量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7 周莉;论个体价值观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克勤;乌台诗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忠华;敬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志霞;关于《二拍》思想倾向的再审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贤清;汉语“渐”类副词演变的规律[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
2 方一新;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季琴;三国支谦译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叶桂郴;《六十种曲》和明代文献的量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穹;;《朱子语类》中“只是”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汉字文化;2011年03期
2 刘华丽;;近代汉语双音节情态副词“X好”历时生成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3 严宝刚;;说“过”[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何洪峰;;动词“去”向处所介词语法化的终止与回归[J];语言研究;2011年02期
5 蒋绍愚;;V上和V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雷汉卿;;试论禅宗语言比较研究的价值——以词汇研究为例[J];语言科学;2011年05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高成建;;“不成”的语法化研究综观[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曹美娜;;论“器”[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3 俞志峰;;《汉语大词典》书证辨考十则[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祖生利;;《元典章·刑部》直译体文字中的特殊语法现象[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5 董志翘;赵家栋;;敦煌文献中并不存在量词“笙”[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冯青;;《朱子语类》中的方言词[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王建莉;;内蒙古凉城方言中的古语词选释[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尹旭恩;天水方言考(下)[N];天水日报;2006年
2 徐时仪 肖燕;“杜撰”的语源[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温端政;山西社科院试建“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苏培成;汉字简化是歧途吗[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阮剑豪;《元典章》词语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张庆庆;近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贾娟;敦煌变文俗语词论著解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6 曾丹;反义复合词形成演变的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刘芳;几组趋向动词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许卫东;《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朴元基;《水浒传》述补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霓裳续谱》俗语词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郭蕊;汉维俗语对比[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春婵;兴宁俗语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邓欧英;敦煌变文俗语词考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晓君;《夷坚志》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韦伟;《朱子语类》助动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郑丽萍;《唐语林》复音词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8 赵红芳;《聊斋俚曲》俗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刘文正;《朱子语类》量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10 王虎;郭在尳治学思想与训诂成就[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89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8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