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译标准到口译规范:口译评估模式建构的探索
[Abstract]:Since its rise in the late 1980's,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evalu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aspect of interpreting research. Early studies aimed at finding static interpretation quality standards, and mainly adopted a survey method for interpreters or interpreters to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parameters.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realize the complexity of interpretation evaluation. Interpretation quality is a dynamic concept, involving many variables, interpretation quality and participants in interpretation activities, and on-site working conditions. Interpretation scenes and even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re relevant. Therefore,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quality and its evaluation should adopt the method of describing the interpretation system in situ, rather than finding a static interpretation quality standard.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research context of interpreting evalu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 of interpreter competence assessment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norms and an evaluation model of interpretation quality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norms.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40092)成果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DXM74003)的资助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和平;科技口译与质量评估[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1期
2 陈菁;从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测试中的重要因素[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腊萍;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李坤;;由关联理论视角看口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3 李游子;口译学习指标和测试评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刘绍龙;王柳琪;;对近十年中国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游丽琴;;试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司显柱;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兼评《孔乙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1987—2005)[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王建国;简述中国翻译理论中的翻译意义论和翻译意图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胡庚申,盛茜;中国口译研究又十年[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2期
10 徐永胜;现场口译与译员素质[J];中国科技翻译;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苏伟;;论口译记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爱虹;;论同声传译中的冗余信息的作用和处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左燕青;;浅析商务口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冬梅;五四时期的翻译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方耘;从有必要地违反合作原则论交替传译中的应对技巧[D];武汉大学;2005年
2 谢晓燕;论口译中的语言知识习得[D];厦门大学;2001年
3 赵媛;口译过程中的听力障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席睿佳;论专业口译中的知识基础和信息渠道与收集[D];厦门大学;2002年
5 梁晔;中国口译员的职业水准[D];厦门大学;2002年
6 王建国;原交际忠实翻译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7 蒋莉华;从话语过程的角度看口译[D];四川大学;2003年
8 张军阳;小议口译标准[D];山西大学;2003年
9 杨红;口语测试评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杨梅;交替传译的原则:意义的阐释[D];重庆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宝成!100089;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延彬;韦英;;论口译实践中“信”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文军,杨梅;外事口译标准初探——对外事口译标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外语学刊;2003年02期
3 肖礼华;黄春红;;口译员的“叛逆”[J];考试周刊;2010年34期
4 白阳明;;口译员的“创造性叛逆”[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杨焱;;性格与口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1期
6 刘和平;科技口译与质量评估[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1期
7 卢信朝;;口译质量的基本标准与多重视角[J];语言与翻译;2007年04期
8 蒋文干;;口译理论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胡长月;;语言传播中口译译员的修辞者身份[J];东南传播;2007年12期
10 仲伟合;口译理论概谈[J];语言与翻译;199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寒;中医药临床口译标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张军阳;小议口译标准[D];山西大学;2003年
3 张亚葶;从译者角度探究交替口译的美感生成要素及其现场效果[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杨文寅;专业口译员与非专业口译员的口译标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陈苗苗;跨学科视角下的口译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王宁;释意理论观照下的“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口译[D];河南大学;2009年
7 Liu Na;[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周慧;用调整策略提高防同口译忠实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孙强;释意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10 于涛;译员如何实现脱离/再入语境同声传译的实验报告[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90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90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