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我国译论史发端新界说

发布时间:2018-08-18 19:29
【摘要】:论文在研究国内学界前人成果基础上,主以法国释意派理论观照,试图对我国译论史发端作出新的界说,期以阐扬中华翻译理论文明的悠久性,并察微古代中国与当今西方译理的融通性。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achievements of scholars in China, the thesis tries to make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ench interpretive theory, so as to elucidate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It also examines the fusion of micro-ancient China and contemporary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YY008)之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正东;论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上)[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1999年02期

2 孙熙国;;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两大源头——以《易经》和《尚书》为中心的考察[J];理论学刊;2008年08期

3 王锷;;《周礼》概论[J];齐鲁文化研究;2009年00期

4 李先耕;;“方言”考[J];求是学刊;2006年06期

5 许晶;勾利军;;从象胥和象教看“象”的外来性[J];中国市场;2010年52期

6 朱正义;周代“雅言”─—《关中方言古词论稿》节选[J];渭南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7 李建国;;周代的语文规范[J];文史知识;1994年07期

8 谢思田;;我国译史发端界说——中国翻译释意思想起源的寻迹[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李新魁;汉语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上)[J];语文建设;1987年05期

10 张佩瑶;;重读传统译论——目的与课题[J];中国翻译;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允;杨家勤;;功能翻译理论与鲁迅翻译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张杰;;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鲁迅异化翻译理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冯锦;;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对比[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张阳;龚昭;;论马建忠“善译”之等值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陈丽;;偶尔露峥嵘——权力话语理论与胡适译《最后一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张锦兰,张德让;译语文化与译作的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诸小霞;;从翻译的传播本质看其过程中的语境适应[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孙青;;由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引发的哲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郭亚丽;;翻译与文化的融合[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周溢;;基于认知交际法理论的词汇中心教学法的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道明;;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符荣波;;浅议英汉广告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介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瀚;;小议数字成语的英译[A];语言·翻译·翻译教学[C];2008年

7 王宏;王婷婷;;析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 思中国翻译学派的建立[A];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氏贞英;汉语非文学文本越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江梅;六朝文体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径;口译员视角的归化与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娟;杨必译《名利场》中“good”一词的具体化译法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琦;从顺应论浅析专有名词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亮;从福尔摩斯的翻译看西方叙事技巧在清末民初的移植与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yN;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秀娟;从叙事学角度看古代叙事诗的英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滕学梅;中国近代翻译语体嬗变初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2 沈长云,李晶;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周礼》成书年代再探讨[J];历史研究;2004年06期

3 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83年07期

4 谭载喜;中西译论的相似性[J];中国翻译;1999年06期

5 谭载喜;中西译论的相异性[J];中国翻译;2000年01期

6 朱志瑜;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神化说”(前期)[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7 张佩瑶;对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翻译;2004年05期

8 曹明伦;;论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兼论严复的“信达雅”[J];中国翻译;2006年04期

9 张佩瑶;;从“软实力”的角度自我剖析《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从最早期到佛典翻译》的选、译、评、注[J];中国翻译;2007年06期

10 谭载喜;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J];中国翻译;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宇芬;忠实与个性——读“忠实是译者的天职——评‘新世纪的新译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辜正坤;筛选积淀重译论与人类文化积淀重创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11期

3 朱桂成;中西译论对话的不可能、可能及其他[J];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4 何颖,王凯凤;直译论与自我文化的“零”假设[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5 齐建涛;;略论传统中国译论的形态缺憾及其现代转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蔡新乐;;逻辑能走多远——译论与实践的关系简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光明;;中国译论研究应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J];中国外语;2007年04期

8 金玉芳;;中国翻译论史略感[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2期

9 程平;;我国近现代译论的演进与发展[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傅惠生;;我国的佛经译论体系[J];上海翻译;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柏然;;当代译论建构与传统译论定位[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2 陈大亮;;中西译论在理论类型上的差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孙坤;;中国古代佛经译论中的对比语言学思想[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李亚舒;张建佳;;当代翻译研究上“多元下的统一”与“和而不同”的接受[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于德英;;中西译论比较:在异同间寻求文化对话互动的空间——兼论勒菲弗尔的“中西翻译思想”[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新璋;钱搤书译论简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岐灵;从“意义”视角重审传统等值译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汤文利;论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小青;理解“操纵”[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4 李艳;幽默话语翻译:基于德国功能主义的系统策略[D];鲁东大学;2012年

5 朱佳;说“化境”[D];四川外语学院;2006年

6 唐彤;目的与方法:功能译论视角下文学翻译的描述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7 卞杰;论钱钟书的“诱”“讹”“化”翻译观[D];江南大学;2010年

8 杨帆;中国当代译学范式及其在俄汉翻译中的体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90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90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