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副词重叠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8-19 10:05
【摘要】:副词重叠是汉语重叠中很重要的一类。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语言学家在是否存在副词重叠、副词重叠的范围、副词重叠的类型、基式与重叠式的异同、断代副词重叠、方言副词重叠、汉语重叠的理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副词重叠研究整体上薄弱,普方古结合不够,理论探索欠缺和类型学视野的缺失等。这些不足也正是我们今后副词重叠研究的方向。
[Abstract]:Adverb re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class of Chinese reduplication. Since the eigh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many linguists have found whether or not adverbs overlap, the scope of adverb reduplication, the types of adverb reduplicati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primordial and reduplicative adverbs, the overlapping of adverbs in different dynasties, and the overlapping of adverbs in dialects. The motivation of Chinese reduplication is discussed and fruitful results are obtained, but there are some obvious shortcomings: the study of adverb reduplication is weak in the whole, the combination of universal and ancient is not enough,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is deficient and the visual field of typology is missing. These deficiencies are also the direction of our future research on adverb reduplic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静;;安康城区方言中的副词[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史丰;;石泉方言的副词[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4 唐贤清;汉语“渐”类副词演变的规律[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

5 唐贤清;《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的语义、语法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唐贤清;《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的语用分析[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王继同;;论副词重迭[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8 杨德峰;试论副词作状语带“地”的问题——兼论重叠式副词作状语多带“地”的动因[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段业辉;试论副词重迭[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10 邢向东;神木方言的副词[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崔淑慧;山西北区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张国艳;居延汉简虚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群;明清山东方言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5 苏俊波;丹江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佳佳;孟州方言重叠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赵芳;现代汉语副词重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华;;徐杰《生成语法的“语类”与传统语法的“词类”比较研究》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葛荣;徐丽萍;;“超X”类词的来源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葛婷;;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可替换度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丁凌云;;双音节复合词语序排列中的认知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2 史茜;;英语重叠词的理据和认知策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蔡淑美;施春宏;;重叠形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钟明荣;谢双园;;古今介词类型之比较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军珲;基于统计的常用汉语副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云付静;同义副词A式与AA式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刚;连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要略[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柯西钢;白河方言声调略说[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3 叶建军;《金瓶梅词话》中的反问副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叶建军;《醒世姻缘传》中的反问副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王,

本文编号:2191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91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