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广告语的语用特点及创作技巧
[Abstract]:Cloth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uman daily lif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rsonal economic ability, manufacturers are making garments. Consumers in clothing sel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have shown a higher aesthetic awareness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between garment manufacturing and consumption, advertising also acts as a bridge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consumers, and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marketing, establishing brands and stimulating consumption.
【作者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H1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明;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及其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周方珠;论社交指示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詹全旺;;新闻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徐宏亮;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王惠敏;;大学英语交际性听力测试中的语用预设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陈宏;;文化导向型外语教学模式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秦冬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介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韩颖;;歧义结构的翻译及其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魏月红;会话含义的语用阐释[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牛小玲;;解读语用学中合作原则的违反现象[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育青;;邀请语及应答语的跨文化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徐芳;;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English Humorous Utteranc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邱林林;;委婉语功能的语用学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向朝红;;英汉词典语用信息处理现状的调查及分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明;;词典中的语用义及其局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杨文秀;;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从LDOCE2到LDOCE4[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杨文秀;;学习词典中的模糊限制语[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琼;;翻译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静;语用认知视角下的指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莉莉;语言的嬗变及语用特点[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张言军;;“帅惨了”组合的形成动因与语用特点分析[J];语文知识;2013年01期
3 程凯;50句“服务忌语”的语用特点[J];语文建设;1995年12期
4 薛艳;;副词“难怪”的语用特点[J];语文学刊;2013年02期
5 盛新华;邱野;;“就是说”所标示的A、B之间的语义关系及语用特点[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梁洁;汪秀军;;“不管”的语法化历程及语用特点[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何锋兵;;假设连词“傥(倘)”语用特点探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周毕吉;;“结果”的语法化历程及语用特点[J];汉语学习;2008年06期
9 何锋兵;;假设连词“若”不同位置的不同语用特点[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何锋兵;;假设连词“如其”语用特点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栗;太原城区方言副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素君;“MvP+VP+NP”结构中MvP的语义、语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邵广;商品销售中“劝说语言”的语用特点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张天雪;话语成分句末重复现象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茵;“X的VP”结构的语法、语义、语用特点和相关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郑慧敏;量词“点”及与之相关的“X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菊香;现代汉语括入式插说简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东华;“就”和“才”的认知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喜宏;“什么”的否定用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昱蓉;美国律师结辩陈词的语用特点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93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9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