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认知语言学中的多义研究模式及其评价

发布时间:2018-09-04 14:19
【摘要】:本文将目前认知语言学对多义词语义网络的主要研究方法归纳为概念隐喻模式、语义参数模式和规则多义模式三种,对它们逐一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of polysemous semantic network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conceptual metaphor model, semantic parameter model and regular polysemous pattern, and they a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one by one.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月华;白解红;;英语介词多义研究之我见——over例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11期

2 黄月华;左双菊;;原型范畴与家族相似性范畴——兼谈原型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引发的争议[J];语文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荣超;;语言范畴观的历史演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孙妍;;浅谈意象图式与英语介词的学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3 彭卓;;基于语料库英语介词的认知研究——以without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刘莎;杨丹;袁羽;;原则性多义模式对介词多义性的认知解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2期

5 廖彦婷;;从原型范畴理论看委婉语和禁忌语[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蒋咏梅;;认知视角下介词多义性的研究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7 刘海平;邹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词语的收录及编纂问题刍议[J];编辑之友;2013年01期

8 彭卓;;《阿甘正传》的认知语言分析[J];电影新作;2013年02期

9 杨唐峰;;认知语法的介词观[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9年02期

10 吕晶晶;唐树华;;基于普遍认知能力的网络模型及其解释力——兼比较图式网络和概念网络模型[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春林;汉语母语大学生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黄月华;汉语趋向动词的多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明宏;基于与汉语介词短语“在……上”之比较的英语介词on的认知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朱晓军;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璐;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梅梅;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OVER,ABOVE和ON的空间隐喻拓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晓宁;现代汉语感叹句的认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璐;多义结构的认知识解探析[D];浙江大学;2010年

4 葛婷婷;英汉学习词典中多义词的义项划分[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莲;英语介词in多义网络的认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宇晨;“烛”与CANDLE国俗语义的认知对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回江月;英语介词in跨越界线义的习得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8 郑丽;基于原型理论的指类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蒋咏梅;英语介词语义的认知分析及其教学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绍斌;澳大利亚初级汉语词汇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白解红;多义聚合现象的认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12期

2 董志强;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理论的批判[J];哲学研究;2003年11期

3 李红;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概念的澄清[J];哲学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艳菊;;从概念隐喻看多义词的形成及教学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李长慧;;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1年32期

3 朱云;;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J];考试周刊;2010年29期

4 张涵;;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陈娴;;概念隐喻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台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韩莉;;英语词汇的隐喻认知[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李爱华;;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实证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陈玉珍;;认知视野下多义词的词典表征方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9 李力;樊朝辉;;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年02期

10 石虹;;二语心理词汇的提取[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梅;;多义词语法属性的地位与作用——兼论分立义项的语法标准[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2 康家珑;;一符多义的逻辑机制[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3 李盛;杨尔弘;;一种基于聚类的汉语词语知识的获取方法[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博;;现代汉语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分原则和方法[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蒋序平;;一种面向网络管理的语义网络模型[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6 王菁华;刘建毅;王枞;;语义网络结构下的词义消歧[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夏立新;;谈多义词的词义辨析和处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刘云峰;杨冬青;唐世渭;;基于语义网络的信息源局部模式提取[A];第十七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0年

10 董方峰;;认知范畴理论关照下多义词意义关系的研究——以汉语的“爬”字为例[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新;你要的是哪个苹果?语义智能搜索时代来临[N];经理日报;2007年

2 义川;Web 3.0更有前途?[N];网络世界;2006年

3 华通;通过语义Web构建智能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4 鞠建生;浅谈句子歧义及修改方法[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5 ;名与字的意义组合方式[N];联合日报;2008年

6 ;李葆嘉: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倡导者[N];大众科技报;2008年

7 搜索引擎9238;搜索专家谈技巧[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马庆然;诊断病句十注意[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常亮邋史忠植;语义Web的逻辑基础[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李歆;谈虚论实[N];山西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绍全;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代印唐;基于语义网络的知识协作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史斌;面向语义网的语义搜索引擎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4 孙毅;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曾小红;汉语“过+宾”结构的多角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晓康;态度意义构建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马晖男;信息检索中浅层语义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吴恩锋;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郭炜;面向领域的语义信息检索与支撑技术[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晓云;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雅萍;中国大学生英语多义词词义习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杜瑞杰;多义词对阅读理解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4 张毓瑾;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杜春英;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胡涛;汉语多义词及其语义桥研究[D];鲁东大学;2007年

7 孙爽;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文本聚类算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寇丽莉;“心”隐喻的认知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敬周;用Petri网对语义网络歧义性和推理不确定性改进的探索[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10 胡小异;汉语中“学习”概念的隐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22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22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6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