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河南濮阳方言中的前置话题标记“都”

发布时间:2018-09-07 06:27
【摘要】:濮阳方言前置型话题标记"都"出现在句首,标记其后的语法成分是句子话题。从话题成分的性质看,"都"引导的话题可以是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和介词短语。关涉话题、框架设置话题以及次话题等都可以用"都"标识。带有前置话题标记"都"的话题还可以有后置的话题标记"啊、吧"等提顿词。话题标记"都"是非强制性话题标记,可以省略。
[Abstract]:Puyang dialect preposition topic mark "all" appears at the beginning of sentence, the grammatical element after mark is sentence topic.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nature of the topic component, the topic can be noun component, verb component and prepositional phrase. Topics, framework settings, and subtopics can be identified as "du". A topic with a pre-topic marker "du" can also have a post-topic marker, "ah, bar", and so on. The topic marker "du" is optional and can be omitted.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语法原则与汉语特殊句式”(批准号:2009JJD740011)的支持
【分类号】:H17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1994年02期

2 刘丹青,徐烈炯;普通话与上海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熊仲儒;;汉语中无定主语的允准条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高华;;汉语里的“话题问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贺亮;;言语交际构成要素在话题转换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6 仝晓琳;;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7 于建凯;;英汉语主题的结构与功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句的语用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张云秋,柴兴东;汉语主动式的表达形式及强化等级[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10 王霞;;动词重现话题化紧缩句“V也VP”[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韩杰;;谚语中的数词对举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中;;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语序问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梁银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语法问题札记[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周敏莉;;新邵湘语的语气助词“去哩”[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7 彭吉军;《论语》话题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9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恬;指类思维和指类句[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正科;汉语“一量名”结构的句法语义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3 艾小艳;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岩璞;东北小品演员语言中语气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娅敏;“反而”和“倒”的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7 吴慧颖;“人人”与“每个人”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胡砚文;汉英句子结构对比:“话题说明”与“主谓宾”[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9 李芳芳;政治语篇中的权力与意识形态探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张小花;从话题结构分析英语专业学生翻译中的错误[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伯江,方梅;汉语口语的主位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罗明月;;河南罗山方言的体助词“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邢向东;郭沈青;;晋陕宁三省区中原官话的内外差异与分区[J];方言;2005年04期

3 刘勋宁;;中原官话与北方官话的区别及《中原音韵》的语言基础[J];中国语文;1998年06期

4 贡贵训;;安徽官话方言研究述评[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6期

5 王琴;;安徽阜阳方言来自古照组的f声母[J];方言;2009年04期

6 邵燕梅;;关于郯城、平邑方言区属性质的补充讨论[J];语言研究;2010年01期

7 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方言;1985年03期

8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9 李国强;英汉句子前置话题的比较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10 胡习之,高群;动将结构与皖北方言[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铭;;陕南安康中原官话重叠儿化名词初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康生巧;白宇;韩亚冬;蔡东风;;基于句子相似的古今句子检索[A];第六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俞昊e,

本文编号:2227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27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0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