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超越“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国际化

发布时间:2018-10-05 12:52
【摘要】:正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下讨论中国的翻译研究,自然要着眼于这一学科的国际化。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全球化所导致的文化趋同性和文化差异性的并存:若将其应用于翻译研究,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作为一门学科的翻译学具有一定的共性,那么就应当将各民族的翻译实践放在一个广阔的国际背景下来评价其地位和价值,因而得出的结论就更带有普遍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t is natural to focu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First of all, we should consider the coexistence of cultural convergenc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caused by globalization: if we apply it to translation studies, we can draw such a conclusion, since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 subject have certain commonalities. Therefore,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should be placed in a broad international context to evaluate its status and value, and the conclusions reached are even more universal.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力维;;浅论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2 蔡龙文;宫齐;;回顾与展望:我国解构主义翻译研究(2000—2010)[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袁黎;;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视角概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4 才让草;;藏、汉、英委婉语的文化比较与翻译[J];民族翻译;2010年04期

5 张邱慧;;英汉隐喻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张婷;;翻译研究类型论[J];作家;2011年14期

7 刘明杨;;对比修辞学与翻译研究评述[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8 龚艳;;女性主义翻译的理论基础[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9 胡牧;;翻译研究:超越“文化转向”[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陈生梅;;中国学术翻译研究20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榕培;王晓娜;;“同义手段说”与跨文化交际——王希杰先生的“同义手段说”给翻译研究的启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 孙宁宁;;翻译研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黄忠廉;;翻译研究的“两个三角”——以翻译批评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从益;彭正银;;走向翻译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研究[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剑;;当代翻译研究的显性与隐性转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映先;王平红;张小波;;优选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跨学科移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波;宗成庆;;前言[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永红;;翻译研究的女性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斌;;翻译中的语义三维[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罗选民;;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希玲;对翻译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2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4 徐国柱;汉语国际化的契机[N];光明日报;2003年

5 杨亚臣;汉字国际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吴复民;国际化首先要尊重母语[N];大众科技报;2006年

7 许钧;译可译 非常译[N];文汇报;2006年

8 林逸;百名译者、研究者与出版者倡议提高翻译质量[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牛凯旋;打造大连的另一张城市名片——中国的翻译城[N];大连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熊树文;教育合作:跨上新台阶[N];云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2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范敏;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5 蔡平;文化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罗承丽;操纵与构建: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思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牧;译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德华;从语篇视点来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3年

2 庞靖;因特网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工具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王瑞虹;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及其汉语表达浅析[D];新疆大学;2009年

4 费国萍;符号学在翻译领域的历史性扩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郐毅;翻译中的性别:女性主义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培俭;从阐释学的角度论译者的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轶男;论译者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操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毛立京;试论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D];山西大学;2006年

9 易嘉静;从阐释学角度看“信达雅”翻译标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宗;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礼貌等值[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53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53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6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