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的语义阐释

发布时间:2018-10-12 12:09
【摘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介绍了理想化认知模型及其理论依据,理想化认知模型在语义学理论上的运用及其理论价值。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the application of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in semantic theory and its theoretical value.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河南省社科联项目“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L-2012-1391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熊学亮;语言的ICM和语言研究的ICM[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颖;指示语用法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吴敏;英语被动结构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滨;同声传译中理想认知模式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季英奎;汉语歧义广告的认知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红艳;从认知转喻的视角解读戏剧《雷雨》中的指令言语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熊学亮;第一人称零主语的ICM分析[J];现代外语;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华;;有关负选言判断的语义解释[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延俊荣;潘文;;“交换ICM”方向性的句法表现[J];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3 吴迪;;浅谈可能世界语义学与模态代数语义学[J];大家;2011年17期

4 张璐;;基于DRT的代词回指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5 彭国珍;;汉语开放等级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对句法表现的影响[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姜玲;;生成语法理论的演进历史[J];天中学刊;2011年04期

7 王媛;;进行体语义研究评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陈满华;;类型学视野下的首词重复构式[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陆汝占;靳光瑾;;“是”的内涵逻辑语义解释[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陈玉泉;陈宣;陆汝占;;内涵时态逻辑的语义解释系统[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潘新玲;;我的地盘——表总括的“都”的语义分析及其左邻右舍的限制[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陶原珂;;语义解释和语境解释的分合与配置——以法汉词典和英汉词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杜晶晶;;词义层面进行领属关系标注的尝试[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熊学亮;;构式的辐射[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曾建彬;;下义关系的认知语义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高峰;陆汝占;;限定领域中汉语语义求解的方法——类型逻辑语义学应用初探[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洁;基于参照点理论的汉语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王广成;汉语无定名词短语的语义特征:指称和量化[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王欣;类型逻辑语法与现代汉语“是”和“的”[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刘丽萍;汉语截省句[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方向红;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旭红;回指的DRT形式方案的问题及其解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娟娟;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的ICM对比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2 龙湘明;时间状语的结构位置与语义解释[D];中南大学;2007年

3 张丽娟;《现代汉语词典》动宾式动词释义元语言的句法语义规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芳丽;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语义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5 宋俊成;格——原则还是参数?[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杨志尚;ICM理论指导下的省略语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戴幸;焦点副词语义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曲晨;评价性词语的语义生成:自然语义元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三米;“一A一B”构式的认知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10 张悦;从谓语核准原则到空主语参数的推导[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66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66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c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