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西充方言语法研究》出版

发布时间:2018-10-12 15:30
【摘要】:正西南大学王春玲著《西充方言语法研究》于2011年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是《西南大学博雅论丛》之一种。本书对作者母语四川西充方言的语法进行了研究。全书共6章。第一章"绪论",分节对西充方言的归属、西充方言语法研究现状等进行了概述。第二章"词缀",分节对西充方言后缀"家""些""头"及"儿尾与儿化""子尾"进行了描写分析。第三章"重叠",分节对西充方言的名、量、数、动、形、叹、拟
[Abstract]:A study of Xichong dialect Grammar by Wang Chunling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was published by Zhonghua Book Company in February 2011. This book is one of the theories of the Southwest University. This book studies the grammar of the author's native Sichuan Xichong dialect. The book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summarizes the attribution of Xichong dialec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Xichong dialect grammar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affixes,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suffixes of Xichong dialect, such as "head" and "child tail" and "Ziwei". Chapter 3 "overlap", the name, quantity, number, movement, shape, sigh, imitation of Xichong dialect
【分类号】:H17;G2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爱萍;试论语境在语法研究中的功能[J];台州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杨俊芳;取精择要 细致入微——读《晋方言语法研究》[J];晋图学刊;2003年02期

3 萧国政;试论21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内涵构成与发展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赵家新;;二十年代刘复语法研究成就浅论——从《中国文法通论·四版附言》谈起[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8期

5 张雪涛;;近年来的国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李娜;;汉语语法学兴起滞后的原因[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林忠;;功能语法与汉语语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8 吴晓芳;;现代符号学理论对张斌语法研究的影响[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姚晓波;王萍;;语法分析与研究的原则[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白俊骞;;甲骨卜辞语法研究应谨慎——读《谈谈殷墟甲骨卜辞中的“于”》有感[J];殷都学刊;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振来;;语义功能语法的应用价值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2 祁艳;;“自V”结构中“自”的浅谈[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蔡红录;周静;;古汉语语法和语序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达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评邹韶华先生的《语用频率效应研究》[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肖岚;;王希杰老师授课笔记摘录[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霍四通;;主题作为语篇层面概念的内涵[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7 赵明慧;;也谈“复合动趋式+宾语”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世凯;;语义功能语法的结构主义阐释[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9 尹世超;;现代汉语标题语言句法研究的价值与方法[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李铁;;焉耆—龟兹文的研究[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一新;汪维辉著《<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评介[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2 马庆株;语法理论意识走向自觉[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张青;基于汉字的汉语信息语法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江蓝生出席北方语言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江蓝生;学术的根子是爱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腾慧群;索绪尔学说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姚莉;汉语语法化的前世今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西南大学文学院 肖梅旎;从“沛公军霸上”说起[N];学知报;2011年

9 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回眸2010汉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研究创新重事实、现象、理论与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英杰;《孙子兵法》语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2 彭兰玉;衡阳方言语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4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焱;《醒世姻缘传》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王永超;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邓永红;桂阳土话语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魏兆惠;两汉语法专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增慧;朱德熙语法研究综论[D];云南大学;2012年

2 熊昌华;《龙岗秦简》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胡伟;秦简人称代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谭四华;湖南省汨罗市大荆镇三峡移民初期移民方言的词类语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丁爱清;《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语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刘飞飞;关汉卿杂剧动词配价语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林凌;成都方言语气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钟武媚;粤语玉林话语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9 秦晶;《歧路灯》介词结构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周晓燕;唐五代至宋代的祈使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66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66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2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