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情貌特征看动结式“V好”的句法表现

发布时间:2018-10-13 15:27
【摘要】:动结式"V好"在句子当中可以标示出活动与实现两种不同的情貌特征,据此把"V好"分为"标准"与"实现"两类。"标准"类表示与动作相关的事物的状态或动作本身是否达到某一标准,不能与时间状语和体标记"了"共现,且宾语往往无定;"实现"类表示动作是否已经结束,动作的结果是否已经出现,可以与时间状语和体标记"了"共现,且宾语有定。前者构成非事件句,后者构成事件句。
[Abstract]:"V good" in sentences can show two different features of activity and realization, according to which "V good" can be divided into "standard" and "realization". The standard "class" indicates whether the state or the action itself of something related to the action is up to a certain standard, cannot be "coexisting" with time adverbials and body markers, and the object is often uncertain; the "realization" class indicates whether the action has ended, Whether the result of action has already appeared can be co-appeared with temporal adverbial and aspect marker, and the object is definite. The former constitutes a non-event sentence, while the latter constitutes an event sentence.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晋霞;“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名词谓语句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孔令达,傅满义;儿童语言中副词的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刘风华;阿汉语法差异的多维研究[J];阿拉伯世界;2003年02期

6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王媛;;从“方向”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单音节动作动词分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钱莉绚;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之比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吕明臣;走出“句类”的误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王秀荣;言语交际中“祈使行为”的表达形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达真;李绍滋;;基于模式分类的汉语时态确定方法研究[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德宽;;现代汉语双宾构造中两个宾语的题元角色[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司富珍;;链式事件结构分析[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4 周国炎;;布依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5 李晋霞;;面向计算机的“V_双+N_双”结构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邢红兵;;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动词用法频率词典[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三宅登之;;“的”字结构里头的述补结构与“了”[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8 陆俭明;;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9 沈阳;;汉语动名语义关系的分析与教学[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10 山田留里子;;“动+起来”和“动+了+起来”——汉日互译中的一些对照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玲;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蔡金亭;语言因素对英语过渡语中使用一般过去时的影响[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4 廖美珍;问答:法庭话语互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8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杰;现代汉语“幸亏”类语气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唐鹏举;韩国留学生汉语动结式习得过程及其言语加工策略[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施栋琴;进行概念的表达和情状类型——英汉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4 邹艳霞;状位形容词的语义指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淑贤;俄汉语数量意义的表达形式和手段对比[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王天佑;关于VA了动补结构[D];延边大学;2001年

7 Li Jing;[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年

8 徐秀芬;名动组合的偏正结构的多维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9 朱明媚;“并/可+否定”的主观性差异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10 金相百;述补结构中的语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2 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3 吴福祥;;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J];中国语文;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2269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69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