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与修辞学的历史渊源及学术走向
[Abstract]:Philosophy is the basis of all scientific research, rhetoric is also a comprehensive basic subject. History proves that the rise and fall of western rhetoric are closely related to western philosophy. Before the 20th century, philosophers regarded rhetoric as the "imaginary enemy". Rhetoric and philosophy were in opposition to each other, which greatly damaged the academic position of rhetoric. The "linguistic turn" has taken place in western philosophy, and language has become the core issue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 there has been a grand rhetoric revival movement and a rhetorical turn of philosophy in the W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from opposites to alliances, not only improves the subject status of rhetoric, but also promotes philosophy from theoretical philosophy to practical philosophy, thus coruscating youthful vita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与跨文化影响研究”(2012SJB740017)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20110101)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宗正;宏观视野下的行为修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马天俊;修辞价值重估——论修辞的认知奠基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友峰,付昌玲;论伽达默尔对艺术真理的探寻[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吴玉军;;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敏;;解构主义误读理论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丁怀超;意义与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6 单传友;;时间间距:意义的创生之渠——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彭启福;;理解与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诠释学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何旺生;;郭绍虞的中国诗学语言批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李利敏;;试论高尔吉亚的政治修辞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柏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限度[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3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吴学辉;;试析鲁迅小说语言之幽默特色及其实现途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明;;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冠华;;危机:文艺理论的正常状态——“危机”话题讨论之后的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东方朔;;理性、现代性与中国哲学的未来——兼评新儒家对传统哲学现代转化之探寻[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能为;;伽达默尔与形而上学问题[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9 范玉刚;;文艺学范式的重构及其文化阐释[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云红;西方修辞论辨理论与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崴嵬;《围城》中人物描写的辞格运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苏君;解构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胡星;荒诞世界中的诗性语言[D];湘潭大学;2010年
6 尹成;中国新闻奖的价值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8 贾学艳;对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过度阐释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昱;从“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彭可;变异修辞的认知属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Karl Kao ,高辛勇 ,王文松 ,叶林海 ,刘英凯;中西修辞学比较谈:修辞批评的两种方式[J];修辞学习;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李肇;;西方修辞学在网络传媒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报业;2011年16期
2 刘敬;;中国二十世纪修辞学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S1期
3 姚喜明;王惠敏;;西方修辞学视域下的受众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刘英凯;钟尚离;;西方修辞学现状及走向[J];中国外语;2006年01期
5 陈丽君;;学科、观念、智力:“他者”的意义——评刘亚猛教授的《西方修辞学史》[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袁影;蒋严;;西方修辞学史的雄辩叙事重构——评刘亚猛新著《西方修辞学史》[J];当代修辞学;2010年01期
7 王培培;;浅析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理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陈美足;;定性研究视角下的《当代西方修辞受众研究》述评[J];商品与质量;2010年SC期
9 金阳;;西方修辞学的听读者地位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殷相印;;人文主义语言观与西方修辞学研究[J];修辞学习;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发笔;;探索的历程 科学的结晶——评《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德福;;二十世纪汉语修辞学的两个理论体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希杰;;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名方;;心理认同是检验修辞效果的惟一标准[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5 鞠玉梅;;中西修辞学传统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丁汉;;论“废话” 语言现象学札记[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徐思益;;《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读后[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郭焰坤;;中华元典修辞学思想文质观探微[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10 苏新春;;元语言研究的三种理解及释义型元语言研究评述[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王路;“一‘是’到底”成大道[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张志伟;学界之盛事 译林之功德[N];光明日报;2010年
3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石福祈;西方哲学中的“符号”概念[N];光明日报;2010年
4 元尚;梯利西哲史的三个中译本[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记者 李洋;中国哲学世界热亟待翻译人才[N];北京日报;2008年
6 谭学纯 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 文学语言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修辞学转向”与中国修辞学的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钱冠连 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修辞学路向何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D];四川大学;2007年
2 袁影;修辞批评新模式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刘高岑;语言、心智与世界[D];山西大学;2004年
5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燕;从西方修辞学角度比较研究中美媒体可信度[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念哲;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先秦儒家话语[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董秀枝;从西方修辞学角度重新解读韩非子的修辞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林琳;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术语翻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宋洪;翻译:在永恒诠释的途中[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向前;以彼之道,,来振己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洪春恋;修辞与暴力:“掌掴阎崇年事件”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超然;修辞诉求和同一下的广告劝说分析[D];贵州大学;2007年
9 孙荣;新修辞学批评文本解读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邓李肇;意义:现代修辞与翻译理论的出发点[D];广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92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9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