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与典籍外译之话语权研究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books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mage of China, strengthening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resisting cultural hegemon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 Western missionaries or sinologists have always occupied a dominant position. Their translations are highly evaluated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ir sales abroad are also very large and have a wide influence. However, we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mistranslation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As a cultural colonist, he intentionally dispels and distorts the unique cultural images of China through translation, deprives the Chinese of their right to speak and seriously damages the image of China.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culture of classical books is not distorted and distor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is indispensable and can not simply be regarded as the standard of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books.
【作者单位】: 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
【基金】:湖南省社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11WLH08)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1C0197)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琪;;“他者”的抵抗——论后殖民语境下翻译对“东方”形象的消解[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姜蓓蓓;;论后殖民翻译研究中的杂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刘响慧;;操控理论下的庞德《大学》译本[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谢柯;;从后殖民视角论中国菜名的翻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江凤;;中国近年来对《论语》英译本的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4期
5 胡红辉;曾蕾;;《论语》及其英译本中投射语言的人际功能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李钢;李金姝;;《论语》英译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7 陆振慧;崔卉;;信于本,传以真——论理雅各的儒经翻译观[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杨正军;何娟;;国内1990-2012年《论语》翻译研究现状及不足[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东波;《论语》英译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李意;爱德华·萨义德的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熊兵娇;实践哲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洁;从意识形态差异的角度看《论语》的英译[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孔维珍;从文化翻译观看《论语》中仁、礼、君子的英译[D];中南大学;2011年
3 罗丹;《论语》中核心文化负载词的多维翻译[D];南华大学;2011年
4 周慧娟;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角度看《论语》的英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邹少芹;论庞德对《论语》的创造性翻译[D];广东商学院;2011年
6 李桂丽;从描述翻译学视角比较《论语》的两个英译本[D];延安大学;2011年
7 刘明;[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陈晓梅;辜鸿铭《论语》英译中伦理道德内容改写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丁水芳;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下《中庸》英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鹏;辜鸿铭《论语》英译中的“杂合”特征解读[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为;;埃兹拉·庞德的中国汤[J];读书;1988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颖;姜鑫;;作为中国“软实力”的汉语国际推广问题[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李霞;;孔子学院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J];神州;2011年04期
3 岳峰;《易经》英译风格探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李睿;;文化软实力与南昌文化产业发展[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5 陈刚华;;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孔子学院的意义[J];学术论坛;2008年07期
6 马海波;;新世纪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及现实塑造战略[J];黑龙江史志;2010年23期
7 安慧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高文化软实力[J];理论与当代;2008年01期
8 李朝全;;发挥文学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作用[J];朔方;2008年10期
9 赵飒;;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01期
10 ;聚焦十七大报告中的“软实力”[J];科技智囊;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昌;;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机制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势科学视阈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2 蒋尧尧;;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我市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舒盛芳;;体育软实力及其构成要素和价值预判[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李德昌;;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机制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势科学视阈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5 袁新华;;创新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郑群;;和谐文化:形塑中国“软实力”[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曲洪亮;;文化软实力与精神文明建设[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8 陆静波;;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构建太仓文化软实力的几个问题[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显泗;;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10 白喜泉;;软实力对国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启示[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刊记者 林楚馥;陶业软实力 何时能彰显[N];广东建设报;2006年
2 李菲;绍兴争夺“纺织品指数”发布权的背后[N];绍兴日报;2007年
3 记者 修国华;树立食品安全形象必须善于“沟通”[N];经济参考报;2008年
4 桂林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研究员、博士 王殿华;提升文化软实力 塑造广西新形象[N];广西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谢文君;让文化成果惠及每一个人[N];辽宁日报;2008年
6 东莞理工学院教授 田根胜;寻求文化发展动力 提升东莞文化软实力[N];东莞日报;2008年
7 付志刚 金晓峰;聚焦“软实力”谋划“硬动员”[N];中国国防报;2005年
8 吴学安;靠“软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力[N];中国旅游报;2005年
9 叶辉;文化软实力成为浙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N];光明日报;2005年
10 记者 何伟;鄞州“软实力工程”让农民得实惠[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燕;理雅各《诗经》英译[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陆振慧;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理雅各《尚书》译本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沈岚;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沈红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王静;国家软实力构建视野中的中国竞技运动软实力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熊昌娥;医院软实力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娄伟;资本话语权"论[D];复旦大学;2003年
9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单平;《孟子》三种英译本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景德;文化软实力建设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2 邢永亮;文化软实力—中国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选择[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1年
3 江婕;中国大学软实力提升途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兴华;文化哲学视域中的软实力解读[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5 孙蕾蕾;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中的软实力运用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6 李倩;企业软实力及其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鹏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哲学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倪志丰;中国文化软实力对中国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鸿飞;军事软实力析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杰;企业软实力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97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9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