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方言形成的历史背景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studi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Yongxing County, and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Yongxing County dialect, combining with the historical factors such as Hunan and Chenzhou's great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H1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运胜;先秦至明代沅水中游地区的移民[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子今;四川竹枝词客家文化史料研究[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彭泽润,彭建国;“南岭方言群岛”:方言学的新大陆[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4 詹伯慧;二十年来汉语方言研究述评[J];方言;2000年04期
5 彭泽润;湖南宜章大地岭土话的语音特点[J];方言;2002年03期
6 刘冬;曾京京;;试论北洋政府全国防灾委员会的防灾思想及对策[J];古今农业;2006年02期
7 曾献飞;汝城话的音韵特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8 刘昌安;汉水中上游移民生活方式现代转型的研究报告[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孙洪升;明清时期茶叶生产发展原因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杨鹤书;客家人适应方式的转变与他们对马来亚早期开发的贡献[J];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张甫荣;北魏中央集权过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谢奇勇;湘南永州土话音韵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卢小群;湘南土话代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春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家庭的性别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宋乃平;农牧交错带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机制及其环境效应[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李德元;明清中国国内的海洋移民[D];厦门大学;2004年
8 张慧芝;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赛红;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星辉;湘南土话与湘南瑶语的接触和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美雪;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探析——以云霄县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林素娥;湘语知三章组今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荣娥;明清竟陵代表诗文用韵与现代天门方音[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伟民;衡阳、邵东两县交界地区的过渡型方言[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蒋金玲;辽代渤海移民的治理和归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熊春云;清至民国时期黔江流域的人口迁移与社会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文涛;南宋时期温州农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孟庆梓;改革开放后海外新移民与农村社会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温艳;20世纪20-40年代西北灾荒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李柳情;株洲县方言与中古语音系统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梁敏,张均如;广西平话概论[J];方言;1999年01期
2 彭泽润;湖南宜章大地岭土话的语音特点[J];方言;2002年03期
3 鲍厚星;湘南土话系属问题[J];方言;2004年04期
4 陈晖;鲍厚星;;湖南省的汉语方言(稿)[J];方言;2007年03期
5 李冬香;;从音韵现象看桂北平话和湘南、粤北土话的形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李蓝;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J];语言研究;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远;;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迁移现象[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6期
2 艾尼瓦尔·艾合买提江;浅谈维吾尔人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张磊;;满语消亡的历史背景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丁石庆;;莫旗达斡尔族语言兼用现状的历史背景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3期
5 陆敏;孔娜;;美英德法四国的双语教育[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汪笑笑;;中西翻译高潮对比[J];科技信息;2009年25期
7 沈怀兴;;王力先生联绵字观念的变化及其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李春;;构式语法理论微探[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01期
9 袁媛;;略谈中国佛经翻译与西学翻译之差异[J];青年文学家;2011年01期
10 胡斯可;;湖南永兴方言中的“Q嚒盵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南葵;“英国衣”是什么东西[N];东方早报;2008年
2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邓聿文;汉语正处在百年来最好发展时期[N];东方早报;2007年
3 崔静 吴晶;“孔子”再游列国,在世界找到知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黑龙江大学 叶共松;术语学研究的新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上海大学文学院 刘广;由繁入简“易”,由简入繁“慎”[N];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蒙根化;探究《新疆蒙语广播》[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叶荭;广告与文化[D];安徽大学;2003年
3 赵凯;论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及差异性[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刘君;解释的伦理问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5 郑冉冉;翻译—系统中的改写[D];浙江大学;2007年
6 范氏缘红;汉越成语中的数词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望舒;中西方对于个人空间的比较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菲菲;广告语言中预设的语用价值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俊;汉译维中的文化背景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10 王生荣;维吾尔语名词语法范畴的演变与发展初探[D];新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09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0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