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情境化呈现方式对学前儿童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4 18:43
【摘要】:“情境”意义的探讨,在心理学研究中由来忆久。众多心理学的理论、实证研究都涉及到“情境怎样影响个体的认知、行为活动”这一问题。大多数心理学家所理解的“情境”,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两者交织在一起;认为:情境是指“影响个体行为的变化(产生行为或改变行为)的各种刺激(包括物理的或心理的)所构成的特殊情境。它包括客观情境、心理情境”。传统教学观念对学习基本是持“去情境”的观点,即认为由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概括化的知识,是学习的核心内容。然而,就如Whitehead所说,这些知识是“惰性知识”,学生不能将它们自然迁移到相关情境里,以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对此,研究者们提出“情境教学”的观点,认为:知识、学习、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情境”是认知与学习的一部分,知识是在情境中被建构起来,并在情境中不断发展。情境,因为一方面能够触及到学习者的精神需要和积极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习者能动地调用自己已有的相关经验以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使得创设情境以教学的“情境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国内外诸多实证研究表明:“情境教学”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有意义学习、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运用以及帮助习得健康有益的行为方式以促进儿童的行为改变等方面均有积极显著作用。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也是初步掌握书面语言的时期。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而早期阅读对想象力、思维力、表达力的提升并向除语文外的其他学科的平行迁移的影响是潜在并重要的。因而,识字教育不容轻视。对幼儿的识字指导一般是用“看图识字”这一方式,即一个汉字配上一张与之相对应的图片,向儿童呈现。然而,究竟配什么样的图片会更有利于孩子对汉字的意义建构,从而可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当前市面上的识字卡片,其所配图片多为单一实体物品图像,如果将其变为展现一个生活场景或是卡通片情节的“情境图片”,则汉字的学习效果是否会有差别——尚未有人对此做出相关的实证研究。汉字呈现于“情境图片”中,其学习效果是否会更好——这正是本研究所主要探究的问题。该问题若经实验证实,则对当前的幼儿识字教育有一定的启示、实践意义,即从教学材料的设计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创设合适的情境以进行有效的情境教学,会对儿童的汉字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结合“情境教学”已有的理论实证研究来考虑,本研究旨在解决:“在对幼儿进行识字指导时,使用什么类型的图片与文字匹配以向儿童呈现,会使得汉字的学习效果更好”的问题。研究采用儿童行为实验的方法。实验实施分为两个阶段:①学习阶段:对于“汉字展现形式,即图片类型”这一因素,采用被试内设计,即两种类型图片中的汉字,每名被试均要学习;为避免个体差异(如识字水平)、汉字自身的差异(如字的形状,与已有生活经验建立起联系的强弱、难易程度)、学习效应、顺序效应等额外因素的影响,采用“随机化的平衡抵消设计模式”,即两种图片类型、在前在后两个顺序,共组成4种处理情况;将被试随机分为4组,再随机分配到一种实验处理中。②测试阶段:采用个别测试,以因变量的测试内容,主试在测试记录表上对幼儿的言语反应做准确记录。 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是为验证:“生活情境图片中的汉字,其识记成绩要好于呈现于实物图片中的汉字;相比于实物图片中的汉字,儿童更加喜欢情境图片中的汉字;与实物图片中的汉字相比较,儿童对情境图片中的汉字会更多地调用已有经验以达到意义建构、可掌握运用的结果”等假设。研究二是为验证:“与日常生活情境相比,幼儿更喜欢卡通情境;在卡通情境中呈现的汉字,其学习效果要好于在生活情境中呈现的汉字;家庭指导较少的儿童,其在卡通情境中的汉字识记成绩与在生活情境中的汉字识记成绩的差异,要大于家庭指导较多的儿童(也即是家庭指导较少的儿童在卡通情境中学习,其获益更多)”等假设。 研究的结果表明:(1)相比于实物图片中的汉字,幼儿更加喜欢情境图片中的汉字;与实物图片中的汉字相比较,儿童对情境图片中的汉字能更好地加以扩词应用,也即是会更多地调用已有经验以达到意义建构、可迁移运用的结果。这即表明:情境化呈现方式对幼儿汉字学习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2)大班儿童的汉字学习效果要好于中班儿童;但不论是大班儿童还是中班儿童,在“情境图片”中学习汉字,其学习效果均是要好于在“实物图片”中学习汉字。(3)相比于生活情境,幼儿更喜欢卡通情境;与“生活情境图片”相比较,幼儿通过“卡通情境图片”学习汉字,他们在随后的认读测试中表现得更好。由此也反映出:卡通情境的呈现方式更加有益于幼儿的汉字学习。(4)无论其家庭指导质量如何,儿童在情境化呈现方式中均能较好地学习汉字;并且,他们在“卡通情境”中学习汉字,其学习效果都是要更优于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汉字。另外,家庭指导质量较低的儿童和家庭指导较高的儿童在“卡通情境”中学习汉字,他们从中获益多少的情况是一样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2;H19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2 姚梅林;情境理论的迁移观及其教育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3年04期

3 唐晓娟;关于幼儿与动画片关系的探寻[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4 周兢;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幼儿自主阅读[J];早期教育;2002年05期

5 周欣;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的发展和培养(续)[J];早期教育;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2310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10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f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