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韩国留学生汉语三字组部分韵律特征的表达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5 16:41
【摘要】:本文以100个三字组作为实验材料,考察了三个年级组共31名韩国留学生对汉语三字组部分韵律特征的表达状况,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被试对汉语三字组重音格式的表达并非随着他们汉语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第二,被试的语音表现受三字组中各音节调类的影响比较明显;第三,被试的语音表现还普遍受到三字组中各音节所处位置的影响。据此,本文认为,针对汉语韵律的课堂教学是必要的。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汉语的重音格式以及重音的表达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Abstract]:In this paper, 100 three-character groups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some prosodic features of Chinese three-character group among 31 Korean students in three grade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expression of stress format in Chinese three-character group was not improv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Chinese level. Second, the phon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ubjects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each syllable type in the three-character group; third, the phon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ubjects is also generally affected by the position of each syllable in the three-character group.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Chinese prosody is necessary.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stress format and the means of expression of stres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颜景助;林茂灿;;北京话三字组重音的声学表现[J];方言;1988年03期

2 林焘;;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裘珊珊;日本留学生汉语陈述句核心重音的韵律表现[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小利;;从超音段成分来考察英语语调学习中的汉语声调干扰[J];大家;2010年12期

2 曹慧覃;;泰国非华校零起点小学生华文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J];大家;2010年19期

3 刘浩杰;杜利民;付跃文;;韵律块基频曲线的优化及规则[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1期

4 杨顺安;;北京话多音节组合韵律特性的实验研究[J];方言;1992年02期

5 蒋平;荔浦方言的轻重音与连读变调[J];方言;2005年03期

6 林晓勤;;普通话语音课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广西教育;2009年03期

7 夏霜霜;;对外汉语听力训练方法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8 于昕;史言;;华语教学与语言学的结晶——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及《北京话异读字表》评议[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9 叶军;;普通话音节结构再分析——从韵律研究的角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石锓;;元明曲文中ABC式形容词的形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欣;;从连读变调分析天津话的吞音现象[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陈默;;将节律操练引入对外汉语小班课教学[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孟晖;;从普通话水平测试谈新时期普通话的语音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许小颖;李雅;陶建华;;汉语三字“去+去+去”组重音规则的初步试验[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5 张卫;;中级水平的日本学生在汉语听力上的偏误[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6 曾金金;;印度尼西亚学生华语发音偏误分析[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7 叶军;;《对外汉语教学语音大纲》研究[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8 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30年成就与展望[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9 施向东;丰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总体思路和大纲研究[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10 王韫佳;邓丹;;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相似元音”和“陌生元音”的习得[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宝辉;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音系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陈_g;基于超声波检测的汉语普通话基础元音发音的舌体运动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逸飞;汉西语音对比以及针对西语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虹;日本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及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邓丹;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舌面单元音的习得[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5 李富萍;多语言背景下,,儿童汉语语音获得的偏误及其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萍;上海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韵母发音偏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沈倍蕾;普通话双音节非轻声词的轻重格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奕高;印尼学习者习得汉语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唐小佳;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理论对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解直委;外国留学生对形声字声调命名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评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林茂灿 ,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年03期

3 林茂灿 ,颜景助 ,孙国华;北京话两字组正常重音的初步实验[J];方言;1984年01期

4 沈炯;汉语语调构造和语调类型[J];方言;1994年03期

5 王韫佳;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6 涩谷周二;日本学生汉语学习难点和重点的调查报告[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7 肖靖;;英语专业新生英语语音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年06期

8 曹剑芬;;音段延长的不同类型及其韵律价值[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吴宗济;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声调研究上的贡献[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10 邱忠;日语学习者的WH-疑问句语调特征及其原因[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宗济;国际韵律特征研讨会纪要[J];当代语言学;1995年01期

2 张家

本文编号:2312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12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4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