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复句的系统复杂化与自繁殖

发布时间:2018-11-14 08:10
【摘要】:文章研究表明,偏正复句存在着有序的系统复杂化和自繁殖活动。它从联合领域的承接复句跨界向偏正领域的因果复句偏移开始。假设关系是在继承因果联系的基础上,由当下因果事态向预期因果事态变异而成,其所建立起的因果预期联系,为偏正复句的继发偏移补充了必备的逻辑基础。接下来,偏正复句通过模态变异、顺逆变异、项目变异、标记替换,更加活跃地以家族相似关系向其他各类型偏移。在偏移中,常量和变量的选择常发生变化,当一次繁殖成功后,新繁殖的复句类型便选择新的常量和变量,进行再度扩张,从而构成复句类型的链式演化。
[Abstract]: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systematic complications and self-propagation in partial complex sentences. It starts from the crossing of the undertaking complex sentence in the joint domain to the causal complex sentence in the biased field.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causal relation, the hypothetical relation is formed by the variation from the current causal situation to the expected causal state, and the established causal anticipatory relation complements the necessary logical basis for the secondary deviation of the partial compound sentence. Then, the partial complex sentences shift to other types more actively by modal variation, converse variation, item variation, marker substitution and so on. In deviation, the selection of constants and variables often changes. After a successful reproduction, the newly propagated complex sentence types select new constants and variables to expand again, thus forming the chain evolution of complex sentence type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句子复杂化问题的研究”(11BYY08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汉语句子复杂化问题的研究”(10YJA740070)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清华;并列连词的语法化轨迹及其普遍性[J];民族语文;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李国庆;现代汉语的“不是P,也是Q”复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杨峥琳;刘倩;;离合词中时量补语位置探析——从“结了十年婚”说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王立;汉语方位词身份的确认与N+L结构的收词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7 张颖;对复谓结构中“引陪式”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8 倪兰;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基本语义分析[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9 曹翔;汉语语法变换分析的探源研究[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10 亓华;日本留学生汉语语段表达中母语“た”的特殊迁移现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兰;;满语动词zhafambi的词义分析[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2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胡佳;;普通法汉词典新增文化义项的参考原则与模式[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俞士汶;朱学锋;段慧明;张化瑞;;以词义为主轴的综合型语言知识库[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林建平;;轻重与“方言语调”[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靳光瑾;;计算机理解汉语需要语法理论支撑[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卢小群;湘南土话代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茂升;古汉语“如、若、然、焉、尔”语法化过程考察[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贤景;三种否定比较句的联系与区别——“不如”、“不比”、“没有”型比较句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解海江;汉语方言义位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冯凌云;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吴洁;英汉翻译与汉语欧化现象[D];外交学院;2001年

6 陈烁;《儿女英雄传》状态词研究——从《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的比较看《儿女英雄传》中状态词的若干特点[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雪莲;《水浒全传》的数量表达方式[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剑锋;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9 幸江涛;留学生使用汉语复句的偏误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10 梁茜;中国学生英语俄文中的文化迁移及其教学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2 吴洁敏;汉语基调的九宫调模矩阵及其参数[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向东;紧缩句与单、复句划分[J];语文学刊;1988年05期

2 热合曼·汗巴巴,罗焕淮;现代维吾尔语复句(续)[J];语言与翻译;1990年01期

3 申丽敏;;试析偏正复句的语意重心问题[J];语文学刊;2008年18期

4 张拱贵;关于复句的几点分析~*(上)[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01期

5 范晓;;试论主谓复句[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6 胡怀莲;;联合复句中没有倒装句[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4期

7 易匠翘;言语链中偏正复句内部语序的语义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8 易匠翘;;言语链中偏正复句变位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04期

9 朱文献;分号与复句的层次[J];阅读与写作;1998年04期

10 杨育林;浅谈紧缩句[J];语文学刊;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希杰;聂焱;;关于《修辞学通论》的对话[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邢红兵;张旺熹;;现代汉语语法项目的标注及统计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史慧媛;;“或者”类选择复句语序的初步考察[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黎洪;汉语偏正复句句序变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赛比燕·吐尔汗;汉维偏正复句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2 栗方园;陕北老榆林话的复句[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条件复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晓燕;新疆维吾尔族城市居民维汉口语句间语码转换研究-以乌鲁木齐为例[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欧士博;巨野方言句法现象考察[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贤卓;现代汉语非现实广义条件复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阮氏秋清;汉越让步复句对比及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步复句偏误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汪晓欣;假设复句句序变异规律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关明铭;基于《人民日报》的现代汉语转折复句语序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10 安娜·安瓦尔;中亚留学生并列复句的教学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30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30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4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