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口语研究与构式语法理论
[Abstract]:Oral language is the basis and source of language, is the most real, most active part of the language. However,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English and the limitations of some objective conditions, the research on oral English is lagging behind, and it is in urgent need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a breakthrough in methodology. Construction grammar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China. However, a new linguistic theory also needs to be perfected in combination with facts, so as to realize the "adequacy of description" and "adequacy of interpretation",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combination with spoken language. The basic idea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theory and its relation with spoken language make it possible to combine the two theories.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M.Fried;Jan-Ola 銉stman;牛保义;;《构式语法的跨语言研究》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6年04期
2 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3 袁毓林;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汉语学习;2001年03期
4 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陈满华;;关于构式的范围和类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马道山;句式语法与生成语法对比刍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12期
7 纪云霞,林书武;一种新的语言理论:构块式语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8 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年02期
9 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中国语文;1999年03期
10 沈家煊;;句式和配价[J];中国语文;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周敏;方宗祥;;“都是……惹的祸”构式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熊仲儒;;领属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郑维;;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对比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武懿斌;;再论“V+ta+ge+——”双宾语结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朱凤梅;;浅析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在语言习得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6 姚颖;;“不要太×”的构式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7 杨鹏亮;七十年代以前现代汉语语法纵、横向比较法研究简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8 周政;;现代方言调查与高校汉语教学[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把OV在L”句的语义及与“在LVO”句的变换[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郭富强;中西方语言哲学对比分析及其启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姜苹;;“从+NL”与“在+NL”的分工与交叉[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晓辉;;汉英语法对比的认知解释[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建理;;英汉直接致使移动句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元刚;;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和追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陆俭明;王黎;;句处理中排歧问题补议[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姚旭晨;马建强;;几个汉语典型语言现象的范畴语法分析[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军;汉语的状语及其英译、葡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云靖;北京话音节发音的时间结构[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彩利;“N的V”的构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谢亮亮;俄语原因意义的表达及与汉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汪姣;俄语让步意义的表达及与汉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云娣;双及物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郝敏;现代汉语广义领主属宾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学群;英语致使—位移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工;生成语法对汉语“自己”一词的研究[J];国外语言学;1994年01期
2 程工;评《题元原型角色与论元选择》[J];国外语言学;1995年03期
3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4 徐烈炯,沈阳;题元理论与汉语配价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5 胡建华;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化的句法研究[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6 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年02期
7 宋玉柱;“连”字是介词吗?[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王惠;“把”字句中的“了/着/过”[J];汉语学习;1993年01期
9 袁毓林;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汉语学习;2001年03期
10 张国宪,周国光;索取动词的配价研究[J];汉语学习;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凤兰;;简论构式语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2 王珍;;英语移就的艺术理据性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6期
3 万兰芹;;构式语法的解释力——以汉语中三种特殊的双宾句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何爱晶;陆敏;;去粗存精 取精用弘——构式语法研究概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唐立君;;构式语法框架下的二语习得[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董娜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浅析关联理论与构式[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褚纬纬;;基于构式语法的双及物构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0年34期
8 李勇忠;祈使句语法构式的转喻阐释[J];外语教学;2005年02期
9 张磊;张瑞虹;;构式语法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可能性[J];考试周刊;2007年38期
10 王海峰;;离合词离析形式AxB的构式特征[J];汉语学习;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扬;袁保宗;李红莲;何伟;;口语火车查询和定票系统性能的评测[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2 金阳天;岳俊发;张文胜;;口语与朗读的语声频谱差异比较[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毅;;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1a-2c)[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骆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情态动词使用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明洁;;口语中的链接结构及其元认知本质[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6 高薇;;中国学生英语朗读口语中突显实现方面的初步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彭宗平;;北京话口语音的若干变异形式[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周云;黄泰翼;;基于决策树方法的口语句子边界切分[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高波;;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把字结构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汪济生;;“劳动创造人说”的现代科学审视——对我国学术界、美学界一种重要理论背景的质疑[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建平;学习英语口语的两大法宝[N];光明日报;2002年
2 记者 陈丹;托业考试将改版[N];科技日报;2007年
3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陈欣 晏羽;我省8高校成为试点[N];湖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马朝宏;新型数码口语机悄然问世[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刘慧英;口语语病的两个语法成因[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谢依然 通讯员 邢伟;地区举行“双语”口语大赛复赛[N];阿克苏日报;2009年
7 水城县第一小学 王云春;浅谈英语教学中口语习得[N];六盘水日报;2010年
8 李玉婷;小霸王“口语通”横空出世撼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3年
9 张恒;江苏推出“外语口语/口译等级证书”考试项目[N];新华日报;2003年
10 鲁景超 中国传媒大学;发挥口语优势 汲取书面语精华[N];中国教师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景阳;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课堂中非刻意负反馈作用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宋雪松;英语句子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4 张爱朴;英语虚化动词结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石彦霞;《纪效新书》句法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朱恒;现代汉语与现代汉诗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叶枫;基于制约条件的英语语篇语义分析及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童淑华;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玮;浅析影响新托福口语成绩的三个因素[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樊华;教师对口语课堂参与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晓枫;纠错策略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彬彬;英语专业口语教材设计[D];浙江大学;2004年
5 朱志聪;课堂学习环境下冒险行为和英语水平相关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罗先玲;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的型式语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李彦明;职业中专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叙事中的人物指称策略[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高伟娜;对报纸语言中的口语现象的修辞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楠楠;美国青少年口语词汇特点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36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3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