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认知角度看空间介词IN的隐喻拓展

发布时间:2017-01-05 09:43

  本文关键词:从认知角度看空间隐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贵州大学》 2008年

从认知角度看空间介词IN的隐喻拓展

熊英  

【摘要】: 传统意义上的隐喻被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对它的研究也仅限于文学和修辞学领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开始认识到隐喻从本质上讲属于认知范畴。1980年出版的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真正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也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他们认为频繁使用的隐喻性表达方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件和经验构成理解的概念系统形成的力证。 从认知角度来看,所谓隐喻就是一种从原始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其哲学基础是经验现实主义,即人类的认知来源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对于空间的感觉和体验是人类生活普遍而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人们会用空间概念来表达和建构非空间的抽象概念,如“更多即是上”和“未来是在前面”。当人们把一些空间关系映射到非空间概念上时就形成了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被看作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对于我们的概念形成和范畴化过程是不可或缺的(Lakoff Turner 1989:99-100)。动体、陆标和路径是分析和解释空间隐喻的有用参数。当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通过隐喻被映射到一个抽象的非空间域上时,该图式的空间逻辑在映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从而成为非空间的目标域的抽象逻辑,这就使我们可以运用空间思维来思考和理解非空间的概念。 对于空间隐喻的研究已成为认知语言学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许多中外研究者致力于揭示空间隐喻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Hill 1982;Talmy 1983;Lakoff 1987;Cuyckens 1993;Cook 1996;Grabowski Weiss 1996;Lan 1999;wu Wang 2001;Cui 2002)。同时也有一些学者通过诸如UP/DOWN,(A)ROUND,OVER等具体的介词进行过对空间隐喻的研究,然而只有少数的研究中提及到本研究所描述的介词IN的空间隐喻和其空间概念向非空间域的拓展(Clark 1973;Schulze 1993;Brugman 1998;Yule 2002;Li 2000;Tao 1998,2001;Yu 2002;Lan 2003)。 很多学者已经为隐喻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原则,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介词IN的空间隐喻拓展来探讨这个介词的空间概念构建了哪些非空间的目标域,以及这些目标域是如何构建的。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本研究首先自建了一个由两部当代畅销英文小说组成的语料库,通过ConcApp软件来收集当中出现介词IN的语料。在自建的语料库中共收集到3628个含有介词IN的例子,经过分析,其中的2373个例子具有隐喻意义,占65.41%。 再根据Langacker(1987)提出的原型语义推导标准,利用权威的词典,如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89),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2000),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61),最终确立了介词IN的原型语义为其方位语义:“处于有界空间内”以及其原型意象图式。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通过对介词IN的语义的深入研究,本研究认为介词IN从其空间意义拓展到隐喻意义的认知过程中,空间意义所拓展的隐喻意义的层次是不同的。隐喻的层次与该词的空间原型语义关系比较密切,它们取决于该空间原型语义与所隐喻的意义的距离远近。方位介词IN的空间原型语义所映射的三个不同层次的隐喻意义有:表层隐喻包括四种类型的目标域:表示方向;表示身体部位;表示环境;表示媒介物。深层隐喻包括一些含有介词IN的副词短语,介词短语和连词短语。中层隐喻在由方位介词IN的空间原型语义映射的三个不同层次的隐喻意义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按照目标域的不同,分类得出七个目标域:表示时间,表示状态,表示方式,表示方面,表示事件,表示目的和表示团体。 本研究发现,在介词IN的空间原型语义所拓展的三个隐喻层次和它们的不同目标域中,隐喻意义的分布都是不平衡的。通过进一步分析介词IN的隐喻拓展的认知过程,本文证实,基于空间原型语义,介词IN.的三个隐喻层次和它们的不同目标域,通过隐喻和意象图示转换的方式形成了以物理空间为核心向外拓展的的意义辐射网(radial network)。更重要的是,经研究发现,在这个意义辐射网中,介词IN各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语义充分显示出了谱系成员相似性的结构特点。 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说明和解释了介词IN的空间概念在各个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中,原有的空间概念和拓展出的隐喻意义之间存在着系统的相对应的内在联系。这为介词的隐喻拓展提供了例证,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意象图式结构对于空间隐喻形成的重要作用及其较强的解释力。同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验证了支配一词多义现象的原则是意象图示的隐喻映射。这一研究也验证了隐喻不仅是语言的,更是认知的结论。人类的认知能力在语言的建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本研究结果可为认知法外语教学所采用,对词典编撰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315
【目录】:

  • Acknowledgement3-4
  • Abstract4-8
  • 摘要8-11
  • Contents11-14
  • A List of Tables and Figures14-15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5-19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5-16
  • 1.2 Research Objectives16-17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17-18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8-19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9-27
  • 2.1 Aristotle's Classical View19
  • 2.2 Semantic Point of View19-20
  • 2.3 Pragmatic Point of View20-22
  • 2.4 Interactionist Point of View22-24
  • 2.5 Other Studies of Metaphor Adopting the Cognitive Approach24-27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Study27-45
  • 3.1 Cognitive Linguistics27-33
  • 3.1.1 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and Basic-level Categories, and the Principle of Family Resemblances27-29
  • 3.1.2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Experiential Realism29-30
  • 3.1.3 Cognitive Semantics30-31
  • 3.1.4 Three Approach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31-33
  • 3.2 The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33-38
  • 3.2.1 The Cognitive View on Metaphor and Its Internal Structure33-36
  • 3.2.2 The Experiential Grounding of Conceptual Metaphors36-37
  • 3.2.3 Classification of Metaphor37-38
  • 3.3 Image Schemas, Spatial Metaphors and Prepositions38-45
  • 3.3.1 Image Schemas39-42
  • 3.3.1.1 Definition and Internal Structure39-40
  • 3.3.1.2 Function of Image Schemas40-41
  • 3.3.1.3 Image Schemas and Invariance Principle41-42
  • 3.3.2 Spatial Metaphors and Prepositions42-45
  • Chapter 4 Research Methodology45-52
  • 4.1 Research Questions45
  • 4.2 The Corpus45-49
  • 4.2.1 Lexicographical Data45-47
  • 4.2.2 Corpus Data47-48
  • 4.2.2.1 The Synopsis of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47-48
  • 4.2.2.2 The Synopsis of the Da Vinci Code48
  • 4.2.3 The Concordancing Tool: ConcApp48-49
  • 4.3 Data Col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49-52
  • 4.3.1 Working Principles49-50
  • 4.3.2 Procedures of Data Col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50-52
  • Chapter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52-84
  • 5.1 Distinct Senses of the Preposition IN in Lexicographical Data52-53
  • 5.2 The Prototypical Sense and Image Schema of the Preposition IN53-57
  • 5.2.1 Criteria for Defining the Prototypical Sense53
  • 5.2.2 Analysis of the Prototypical Sense of the Preposition IN53-55
  • 5.2.3 The Prototypical Image Schema of the Preposition IN55-57
  • 5.3 Analysis of Spatial Meanings of the Preposition IN57-63
  • 5.3.1 One-dimensional,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Space57-59
  • 5.3.2 Static Inclusion vs. Dynamic Inclusion59-63
  • 5.3.2.1 Static Inclusion59-61
  • 5.3.2.2 Dynamic Inclusion61-63
  • 5.4 Analysis of Metaphorical Extensions of the Preposition IN in Corpora Data63-82
  • 5.4.1 Three Dimensions of Metaphorical Extensions of IN63-65
  • 5.4.2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Basic Dimension of Metaphor of IN65-70
  • 5.4.2.1 The Domain of DIRECTIONS66-67
  • 5.4.2.2 The Domain of BODY PARTS67-68
  • 5.4.2.3 The Domain of ENVIRONMENT68-69
  • 5.4.2.4 The Domain of MEDIA69-70
  • 5.4.3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Mid-dimension of Metaphor of IN70-80
  • 5.4.3.1 The Domain of TIME71-72
  • 5.4.3.2 The Domain of MANNER72-74
  • 5.4.3.3 The Domain of STATE74-75
  • 5.4.3.4 The Domain of FIELD75-76
  • 5.4.3.5 The Domain of EVENT76-78
  • 5.4.3.6 The Domain of PURPOSE78-79
  • 5.4.3.7 The Domain of GROUP79-80
  • 5.4.4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High Dimension of Metaphor of IN80-82
  • 5.5 Summary82-84
  • Chapter 6 Conclusion84-89
  • 6.1 Major Findings84-86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86-87
  • 6.2.1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Teaching86-87
  • 6.2.2 Implications for Lexicography87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87-89
  • Bibliography89-97
  • Appendix Ⅰ Samples of Corpus Data97-113
  • Appendix Ⅱ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MA Study113-11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俄汉空间隐喻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何向妮;魏晓斌;;英汉空间隐喻的认知透视[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贾艳春;;隐喻作为词汇多义性的理据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4 陆建茹;;汉语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J];文教资料;2011年18期

    5 李庆明;和斐;;从认知角度看空间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唐阳;;时间概念空间隐喻的英汉比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6期

    7 周静;垂直性空间隐喻初探[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李金秀;黄清华;;空间隐喻的共性与个性[J];理论月刊;2006年03期

    9 崔凤娟;;IN/OUT(容器图式)的空间隐喻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周文杰;;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晓迪;;社会地位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发展性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艳芳;;关于空间-时间隐喻的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戴卫平;高艳红;;垂直方位词“上/下”“UP/DOWN”隐喻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钟小佩;;情感三维空间隐喻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戴卫平;高艳红;;垂直方位词“上/下”“UP/DOWN”隐喻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洁;;空间隐喻的本质特征[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盛男;李福印;;从“朝”与“暮”的词义演变看汉语语言及思想中的时间构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分组讨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彭增安;;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西方隐喻研究管窥[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10 侯文君;白秀冬;;协同式桌面虚拟系统中的人机交互因素研究与设计[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媛嫒 曾毅平;[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晓军;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杨建国;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雅各布森诗学[D];南京大学;2011年

    4 邓天中;空间视阈下的海明威老年角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洁红;指示语的认知模型解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营;汉英“前后”空间隐喻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熊英;从认知角度看空间介词IN的隐喻拓展[D];贵州大学;2008年

    3 许晓迪;现代汉语社会地位的空间隐喻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晶;“远/近”的空间隐喻[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伯冶;俄汉语中价值评判的空间隐喻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祥东;英汉空间隐喻对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香敏;维吾尔语的空间隐喻[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8 吕晓娟;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比较英汉空间隐喻[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9 师璐;从认知角度看空间隐喻[D];河南大学;2002年

    10 颜晓平;[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从认知角度看空间隐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4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4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6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